|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每天做饭都离不开酱油,可一到超市面对货架上五花八门的酱油,很多人就犯了难:有的几十块一瓶,有的几块钱就能买到,贵的就一定好吗?其实啊,选酱油还真有门道,今天就教大家几个实用技巧,只要记住关键信息,不用花大价钱也能买到优质好酱油。
首先要纠正大家一个常见误区:酱油不是越贵越好。很多高价酱油主打有机,零添加等概念,但核心品质还是要看瓶子上的关键标识。咱们选酱油时,先看配料表最上方,只要出现“酿造酱油”这5个字,基本就可以把它归为优质酱油的备选范围。这里要特别提醒大家,一定要避开“配制酱油”,这类酱油不是纯天然发酵而成,而是经过勾兑配置,不仅风味大打折扣,营养价值也远不如酿造酱油。
接下来咱们聊聊酿造酱油的分级,这也是判断酱油品质的重要标准。大家仔细看酱油瓶身的营养成分表,会发现“氨基酸态氮”这个指标,它就像酱油的“品质身份证”,含量越高,酱油的鲜味和营养就越足。根据这个指标,酱油可以分为四个等级:特级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含量≥0.8g/100mL,一级≥0.7g/100mL,二级≥0.55g/100mL,三级≥0.4g/100mL。咱们日常家用,选一级或特级就足够了,不管是炒菜还是凉拌,都能让菜品鲜香味十足。
除了分级,酿造工艺也决定着酱油的品质。市面上的酿造酱油主要分为“高盐稀态发酵”和“低盐固态发酵”两种。低盐固态发酵工艺比较简单,发酵时间短,通常21天就能完成,成本相对较低,但发酵不够充分,风味和营养会稍逊一筹。而高盐稀态发酵是传统的酿造工艺,发酵时间至少要6个月,有些品质更好的酱油甚至会发酵1年以上。长时间的发酵能让大豆中的营养物质充分分解,不仅鲜味更浓郁,还能产生更多对身体有益的活性物质,所以大家选酱油时,优先选择标注“高盐稀态发酵”的产品。
再教大家一个直观的鉴别方法:买酱油时可以轻轻摇晃瓶子,如果产生的气泡绵密细腻,而且消散速度很慢,说明这瓶酱油的质地浓稠,品质较好;如果气泡又大又少,还很快就消失了,那很可能是品质一般的酱油。这个小技巧简单又实用,逛超市时随手就能操作。
另外,配料表中的原料也值得关注。优质酱油通常会用“纯大豆”或“非转基因大豆”作为原料,而有些酱油为了降低成本,会使用“脱脂大豆”。脱脂大豆在加工过程中去除了脂肪和部分营养物质,用它制作的酱油风味和营养都会稍差一些,所以大家看配料表时,尽量选择原料为纯大豆的酱油。
还有一个细节大家可能没注意到,有些酱油瓶上会标注“佐餐”字样,这类酱油的卫生标准更高,可以直接用来拌米饭、拌凉菜,不用再加热;如果没有标注“佐餐”,建议大家用来炒菜或炖菜,通过加热让酱油的风味更好地释放,也更安全卫生。
选对了酱油,保存方法也很关键,不然很容易影响品质。酱油开封后要尽快食用,最好在1-2个月内吃完。保存时要注意避开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比如不要放在灶台旁边,建议放进冰箱冷藏,这样能有效防止酱油变质,保持新鲜的风味。同时,大家买酱油时还要看清楚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尽量选择生产日期较新、保质期较长的产品,确保吃到的都是新鲜优质的酱油。
最后要跟大家说的是,不同工艺、不同等级的酱油,在风味上也会有差异。特级高盐稀态发酵酱油鲜味浓郁,适合凉拌、蘸食,能最大程度凸显食材的本味;一级酱油风味均衡,不管是炒菜、炖菜还是凉拌都很合适;而低盐固态发酵的酱油咸度稍高,更适合用来给肉类腌制入味,或者制作重口味的菜肴。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烹饪需求选择,让每一道菜都能发挥出最佳风味。
今天的养生小课堂就到这里了,希望这些选酱油的技巧能帮到大家。记住,选酱油不用盲目追求高价,只要认准“酿造酱油”,再结合氨基酸态氮含量、发酵工艺、配料表等信息,就能轻松挑到适合自己的优质好酱油。关注我们的节目,每天学习一点养生小知识,让健康饮食融入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