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平时跟人说话,本来就是想把事儿说清楚、互相理解下,可一旦带了情绪,好好的聊天立马就卡壳。错位式沟通不是让你回避问题,也不是让你随便迁就,就是顺着咱们平时相处的规律来,找个更舒服的说话方式。它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别让你的情绪和对方的情绪对着干,把吵架的劲儿缓一缓,说点让人听着不难受的话,这样才能好好聊正事。搞明白怎么用这种方式说话,平时跟人打交道能少很多麻烦,不用总在争执里耗着。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你肯定有过这种感觉:身边人要是生气,你听着也容易烦;要是有人难过,你心里也会跟着不好受。情绪这东西就是会传染,一旦两个人都带着火气说话,只会越吵越凶。比如同事一起干活,有个人出错了,另一个人立马喊 “你怎么这么不细心”,要是被说的人也急了,回一句 “你上次不也弄错了”,俩人心气儿都上来了,本来是说工作的事,最后变成互相挑毛病,啥问题也解决不了。错位式沟通就是知道情绪会传染,所以不跟着对方的火气走,先把这股负面的劲儿断了,不让聊天变成吵架。
 
 
 还有个情况特别常见:人一着急,就只认自己的理儿,别人说啥都听不进去。比如家里人花钱,一方觉得对方买东西太随便,忍不住抱怨 “你怎么又乱花钱”,要是被说的人急着辩解 “我买的都是有用的”,俩人就会围着 “乱花没乱花” 吵起来,根本不会想 “以后怎么花钱更合适”。错位式沟通就不会这么硬碰硬,而是把话往缓了说。比如被抱怨的人说 “可能我这次没考虑太周全,下次咱们一起商量着买”,对方听着这话,气儿先消了一半,也不会只盯着 “乱花钱” 这事不放,俩人才能好好聊怎么规划开销。
 
 
 
 
 其实咱们自己也能感觉到,要是能管好自己的情绪,跟人说话就不容易吵起来。错位式沟通说白了,就是自己先稳住情绪,再慢慢让对方也冷静下来。比如跟朋友约好见面,你迟到了,朋友有点不高兴地说 “你怎么才来,我等好久了”,这时候要是你也急着说 “路上堵车我有啥办法”,朋友肯定更生气。但要是你说 “让你等这么久真不好意思,我路上遇到点状况没及时跟你说,下次我提前跟你说一声”,朋友听着你没找借口,还想着下次注意,气儿自然就顺了。这就是换个方式说话,既不让自己被对方的情绪带偏,也能让对方觉得被理解。
 
 
 平时跟人相处,你对别人客气,别人也会对你温和;你要是带着敌意,别人也不会好好跟你说话。就像夫妻之间做家务,一方累了抱怨 “家里活儿全是我干”,要是另一方说 “你别总抱怨,我也没闲着”,俩人肯定得吵起来。但要是说 “这段时间你确实累坏了,可能我没注意到你干了这么多,以后咱们一起干”,对方听着这话,知道你看见她的付出了,怨气就少了,俩人才能坐下来商量怎么分工,不用总为家务的事闹别扭。错位式沟通就是先拿出善意,不跟对方的抱怨对着干,慢慢引导对方也好好说话。
 
 
 
 
 不过得说清楚,错位式沟通不是让你没底线地妥协。比如你本来有自己的想法,不能因为想不吵架就全听别人的。还是要守住自己最在意的需求,只是用更聪明的方式说出来。就像谈生意的时候,对方觉得方案不合心意,有点不高兴地说 “这方案根本不行”,你不用急着反驳 “这方案哪儿不好了”,也不用马上改得没了自己的原则,而是可以说 “我知道你对这个方案有顾虑,咱们俩目标一样,都是想找个双方都满意的办法,不如再一起想想其他路子”,这样既没丢了自己的立场,也给了对方台阶,还能继续谈下去。
 
 
 总的来说,错位式沟通就是顺着平时跟人相处的道理来,别跟情绪较劲。不用怕对方有情绪,也不用急着反驳,先把说话的氛围缓和下来,再慢慢说正事。学会这么跟人说话,平时跟家人、朋友、同事打交道,能少很多不必要的争执,不用总在情绪里耗着。既不用委屈自己,也能让对方舒服,最后一起把事儿解决了,相处起来也能更顺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