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血压是反映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标,在家准确测量血压能为健康监测提供关键依据。很多人在家测血压时会有疑问,该量左手还是右手?哪个时间段测量结果最准?其实这些问题都有明确答案,只要掌握正确方法,在家也能测出和医院一样精准的数值。
先搞清楚:量左手还是右手?
不少人第一次在家测血压时,会纠结该伸左手还是右手。实际上,左右手臂的血压值存在天然差异,这和人体血管解剖结构有关。右手手臂的肱动脉直接从主动脉发出,而左手肱动脉需要经过更多分支,所以多数人右手血压会比左手高5到10毫米汞柱。
但不能直接认定右手就一定是“标准手”。正确做法是先同时测量左右手臂血压,连续测2到3天,每天固定时间各测一次。如果两次测量结果中,右手始终比左手高,且差值稳定在5到10毫米汞柱,后续就以右手作为固定测量手臂;若出现左手血压更高,或差值超过10毫米汞柱的情况,可能提示血管存在异常,比如动脉狭窄,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确定固定测量手臂后,每次测量都要使用同一侧手臂,避免因手臂更换导致的数值波动,影响对血压变化趋势的判断。比如选定右手后,无论早中晚测量,都要保持用右手,这样才能让每次测量结果具有可比性。
选对时间段:这两个时间点最准
血压会随人体生理节律变化,一天中不同时间段测量结果差异较大。想要获得精准数值,就要避开血压波动剧烈的时段,选择血压相对稳定的时间点。
早晨醒来后1小时内是第一个黄金测量时段。此时人体经过一夜休息,还没有开始一天的活动,也没有进食、服药,血压处于基础状态,能真实反映身体在安静状态下的血压水平。测量前要避免起床后立即活动,比如洗漱、吃饭、做家务等,应在醒来后先躺在床上安静休息5到10分钟,再起身进行测量。
晚上睡觉前1小时左右是第二个合适的测量时段。经过一天活动,身体逐渐进入放松状态,此时测量的血压能反映夜间血压的基础情况,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夜间高血压。测量前同样需要安静休息5到10分钟,避免在洗澡、看电视、玩手机、情绪激动后立即测量,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血压暂时性升高,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在剧烈运动后、情绪紧张焦虑时、饮用咖啡或浓茶后30分钟内测量血压。这些情况下人体处于应激状态,血压会出现明显波动,无法反映真实的血压水平。
医生手把手教:4个步骤精准测血压
第一步:准备工作要做好
选择合适的血压计是准确测量的基础。目前家用血压计主要有电子血压计和水银血压计两种,电子血压计操作简单、读数方便,更适合家庭使用,尤其是对于没有测量经验的人来说,能有效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误差。购买时要选择经过国际标准认证的产品,比如通过ESH(欧洲高血压学会)、AHA(美国心脏协会)认证的血压计,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测量前要准备好舒适的座椅和桌子,座椅高度以坐下后双脚能平稳放在地面为宜,桌子高度以手臂放在桌面上时,肘部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位置为佳。测量前30分钟内不要吸烟、饮酒、饮用咖啡或浓茶,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保持身体处于安静放松的状态。
第二步:正确姿势很关键
坐姿是最常用且最准确的测量姿势。坐下后背部要靠紧椅背,保持上半身直立,不要弯腰或驼背;双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平稳放在地面上,不要交叉双腿或翘二郎腿,这些姿势会影响下肢血液循环,导致血压测量结果偏高。
将测量手臂的衣袖挽起,避免衣袖过紧压迫手臂血管,影响血液流动。如果衣袖较厚,无法挽起,可将整个衣袖脱下,确保手臂皮肤与血压计袖带直接接触。将手臂放在桌面上,肘部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高度,如果手臂过低或过高,都会导致测量结果出现误差,比如手臂低于心脏时,测量结果会偏高,手臂高于心脏时,测量结果会偏低。
第三步:操作步骤要规范
打开血压计,将袖带缠绕在测量手臂的上臂处,袖带的下缘要距离肘部横纹2到3厘米,不要过紧或过松,以能伸入1到2根手指为宜。袖带过紧会使测量结果偏高,过松则会使测量结果偏低。
按下血压计的开始按钮,等待血压计自动充气、放气并显示测量结果。测量过程中要保持身体静止,不要说话、移动手臂或身体,眼睛平视前方,放松心情,避免因紧张导致血压升高。
一次测量完成后,不要立即重复测量,应等待1到2分钟,让手臂血管恢复正常状态后再进行第二次测量。通常建议连续测量2到3次,取几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的血压数值,这样能有效减少偶然误差,让测量结果更准确。
第四步:记录结果有讲究
每次测量完成后,要及时记录测量时间、测量手臂、收缩压(高压)、舒张压(低压)以及心率等信息。可以准备专门的血压测量记录表,也可以使用手机APP进行记录,方便后续查看血压变化趋势。
记录时要注意单位统一,通常血压单位为毫米汞柱(mmHg),心率单位为次/分钟(bpm)。如果发现某次测量结果异常,比如收缩压超过140mmHg或舒张压超过90mmHg,不要过于紧张,可在不同时间多次测量确认。如果连续几天测量血压都偏高或偏低,应及时携带测量记录就医,让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评估。
避开这些误区:让测量结果更可靠
很多人在家测血压时,虽然按照步骤操作,但仍会出现测量结果不准确的情况,这往往是因为陷入了一些常见误区。
误区一:只测一次就确定血压水平。血压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单次测量结果可能存在偶然误差,不能仅凭一次测量结果判断血压是否正常。正确做法是连续7天在固定时间段测量,每次测量2到3次,取平均值作为判断依据。
误区二:测量时手臂位置不当。有些人测量时习惯将手臂悬空,或肘部低于、高于心脏,这些都会导致测量结果出现偏差。必须确保肘部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才能获得准确的血压数值。
误区三:袖带尺寸不合适。袖带尺寸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测量结果,比如袖带过小会使测量结果偏高,袖带过大则会使测量结果偏低。购买血压计时要根据自己的手臂周长选择合适的袖带尺寸,常见的袖带尺寸有小号、中号和大号,一般成年人选择中号袖带即可,手臂过粗或过细的人要选择相应尺寸的袖带。
误区四:测量前没有充分休息。测量前如果进行了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或进食等活动,身体还处于应激状态,血压没有恢复到正常水平,此时测量的结果无法反映真实的血压情况。测量前必须安静休息5到10分钟,让身体处于放松状态。
在家准确测量血压并不难,只要搞清楚左右手的选择方法,选对合适的测量时间段,按照规范的步骤操作,避开常见误区,就能获得精准的血压数值。定期监测血压,及时掌握血压变化情况,对维护心血管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高血压患者,更要坚持在家测量血压,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