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刚入行那会儿我也懵,想着把分内事做好就行。直到目睹银行网点装上智能柜员机,看着老同事连夜学操作系统的背影,才惊觉这世上根本没有铁饭碗。如今回头看,能在互联网行业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全靠一步步攒下的“生存装备”。
我是做电商运营的,最初以为会写文案就是本事。结果直播带货一兴起,完全跟不上节奏。那段时间天天加班研究数据,发现真正值钱的不是打字速度,而是懂用户需求的能力。后来我主动申请参与新项目,硬着头皮啃透后台算法,慢慢摸出门道。记得有次负责零食类目促销,我发现年轻妈妈们总在晚上九点后下单,原来是哄睡孩子后才有空闲。调整推送时段后转化率翻了三倍,这才尝到洞察需求的甜头。
前两年碰上行业转型,大批同行转岗离职。我咬咬牙报了数据分析培训班,白天上班晚上听课,本子记满三大本。当时很多人笑话我:“都三十好几了还折腾啥?”可当公司裁撤传统运营岗时,正是这套新技能让我转岗成功。现在想来,那些熬油灯的日子反倒成了护城河——当别人还在抱怨行情差时,我已经能用Python跑通用户画像模型。
最管用的是“试错+复盘”这套组合拳。每次接手陌生领域,先小范围测试再推广;做完项目不管成败,必定列出三条教训。就像上次策划促销活动翻车,却让我搞清了平台规则红线在哪。现在我的电脑里有个专门的“错误档案库”,存着这些年踩过的坑,时不时拿出来警示自己。
这几年看着工具普及,又开始焦虑会不会被淘汰。试着用讯飞星火辅助选品,没想到效率提升这么多。但我始终牢记:工具只是放大器,核心的判断力还得自己掌舵。最近带新人时发现,那些能快速上手的孩子,往往卡在独立决策环节。这时候我就想起自己当年第一次独立操盘时的手足无措,原来有些本领真的要摔打过才知道深浅。
说到底,核心竞争力不是某个静态的技能包,而是持续进化的生存本能。在这个连行业边界都在消融的时代,与其担心被替代,不如把自己活成不断迭代的版本。就像我办公桌上的绿萝,看似柔弱,只要根扎得深,换个花盆照样长得茂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