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近年来,心梗去世的案例频繁出现在生活中,不分年龄、不分职业,让人们对心脏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天气逐渐变冷、季节交替的时候,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更是会大幅上升,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每个人重视。
现在正处在季节交替时节、气温下降时,人体为了维持体温,血管会出现收缩现象。血管收缩后,血压容易升高,血液流动的阻力也会增加,心脏需要更费力地工作才能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对于本身血管就存在狭窄、斑块的人来说,这种额外的负担很容易诱发心梗。而且,低温环境下血液黏稠度会增加,血小板更容易聚集形成血栓,一旦血栓堵塞冠状动脉,就会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发心梗。
面对这样的健康威胁,医生再三劝告,以下这6件让心脏 “报废” 的事,大家一定要尽量避免。
第一件:不要过度劳累,让心脏长期 “加班”
现在很多人因为工作、生活压力大,经常处于过度劳累的状态。长时间熬夜加班、连续高强度工作,甚至为了完成任务几天几夜不休息,这些行为都会让心脏长期处于 “加班” 状态。心脏持续高强度工作,得不到充分休息,会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脏负担不断加重。久而久之,心脏功能会逐渐下降,严重时就可能引发心梗。比如一些上班族,为了赶项目进度,连续一周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最终在工作中突发心梗,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
第二件:不要情绪剧烈波动,给心脏 “添堵”
情绪对心脏的影响远超人们想象。生活中,难免会遇到让人愤怒、激动、悲伤的事情,但若因此出现剧烈的情绪波动,会对心脏造成极大伤害。情绪激动时,人体会分泌大量肾上腺素,导致心率加快、血压骤升,冠状动脉会出现痉挛,影响心肌的血液供应。有研究表明,情绪剧烈波动后的两小时内,心梗的发病风险会增加数倍。比如有人因为和他人发生激烈争吵,情绪失控,没过多久就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心梗症状,送到医院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第三件:不要饮食重油重盐重糖,让血管 “堵得慌”
不良的饮食习惯是伤害心脏的 “隐形杀手”。很多人偏爱重油、重盐、重糖的食物,比如油炸食品、腌制食品、甜点等。长期摄入过多的油脂,会导致血脂升高,多余的脂肪会在血管壁上沉积形成斑块,使血管变窄,影响血液流通;过多的盐分摄入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而过量的糖分摄入则会影响血糖稳定,加速血管老化。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会大大增加心梗的发病风险。调查显示,经常吃高油高盐高糖食物的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比饮食清淡的人高出30%以上。
第四件:不要吸烟酗酒,直接 “攻击” 心脏
吸烟和酗酒对心脏的危害非常直接。香烟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失去弹性,更容易形成血栓,还会导致冠状动脉收缩,减少心肌供血。长期吸烟的人,心梗的发病年龄会提前,发病风险也会显著增加。而过量饮酒会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还可能导致心肌损伤,引发酒精性心肌病,进一步增加心梗的发病几率。有数据显示,吸烟者患心梗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 2 - 4 倍,长期大量饮酒者心梗的发病风险也比不饮酒者高出很多。
第五件:不要久坐不动,让心脏 “变懒”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便捷,久坐不动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不管是上班族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工作,还是老年人长时间坐在家里看电视,这些久坐行为都会让身体的新陈代谢减慢,血液循环不畅,脂肪容易在体内堆积,导致体重增加、血脂升高。同时,久坐还会使心脏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功能逐渐 “变懒”,对心血管健康非常不利。研究发现,每天久坐超过8小时的人,心梗的发病风险比每天活动时间充足的人高出20%。
第六件:不要忽视身体预警信号,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心梗发病前,身体往往会发出一些预警信号,但很多人却因为忽视这些信号,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心梗常见的预警信号包括胸痛、胸闷、呼吸困难、肩背疼痛、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等。尤其是在季节交替、天气变冷的时候,如果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但现实中,很多人觉得这些症状只是小毛病,忍一忍就过去了,或者认为自己年轻、身体好,不会出现心梗,结果延误了治疗,导致严重后果。
总结,了解了这些伤害心脏的行为后,在季节交替、天气变冷的特殊时期,大家更要做好心梗的预防工作。
首先要注意保暖,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尤其是头部、颈部、手部、脚部等部位的保暖,避免血管因寒冷刺激而收缩。外出时可以戴帽子、围巾、手套,穿保暖的鞋子,减少寒冷对身体的影响。
要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尽量在固定的时间睡觉和起床,让心脏得到充分的休息,有助于维持心脏功能稳定。
合理饮食也非常重要,要减少重油、重盐、重糖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全谷物、优质蛋白质等食物,比如菠菜、苹果、燕麦、鱼肉等,这些食物有助于降低血脂、血压,保护心血管健康。
适量运动可以增强心脏功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季节交替时,可以选择一些温和的运动方式,比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每周运动3-5次,每次运动30分钟左右。运动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
还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可以通过听音乐、看电影、和朋友聊天等方式缓解压力,避免情绪剧烈波动。
定期进行体检也必不可少。尤其是中老年人、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以及有家族心脑血管疾病史的人群,要定期检查血压、血脂、血糖、心电图等项目,及时发现身体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降低心梗的发病风险。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保护心脏健康需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季节交替、天气变冷是心梗的高发时期,大家更要提高警惕,避免做伤害心脏的事,积极采取预防措施,让心脏始终保持健康状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