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肌酸激酶指标,比正常范围高了 20 倍!现在肾功能已经严重衰竭,多个器官都出问题了,想救回来太难了!”医院急诊室里,医生的话一出口,55 岁的杨先生家人瞬间就懵了,眼泪止不住地流。最后,尽管医生尽全力抢救,杨先生还是因为严重的肌肉溶解综合征走了。可谁能想到,这场悲剧,竟然是他长期吃降脂药时,犯了3个要命的错造成的?医生后来复盘这个病例时,特别痛心,这种事本来完全能避免,只要吃药的时候多注意几个关键问题就行。
5年前,杨先生就查出了高胆固醇血症,当时医生根据他的情况,开了他汀类的降脂药。血脂控制得还不错。
杨先生犯的第一个大错:长期不复查,把该有的风险预警全错过了。医生后来解释,他汀类药是常用的降脂药,效果确实好,但吃的时候,对身体可能会有一些潜在影响,比如可能伤着肌肉、伤着肝。定期复查就是为了盯着肌酸激酶、肝功能这些关键指标,一旦发现指标不对劲,就能赶紧调整用药,比如减点药量,或者换种药,这样就能避免风险越来越大。像杨先生这样长期不复查,就跟在身上装了个定时炸弹似的,等真感觉到不舒服了,器官往往已经伤得很重了。
更让人觉得可惜的是,杨先生吃降脂药的时候,还自己加了好些保健品和别的药。他家人后来回忆,杨先生听别人说有些保健品能帮着降血脂,就买了天天吃;后来关节疼,又自己买了止痛药吃,都没跟医生说。可他哪儿知道,这些行为刚好成了肌肉溶解的帮凶,这就是他犯的第二个错:乱加保健品和别的药,把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给弄高了。
医生说,很多保健品里,可能有跟降脂药起反应的成分;还有些止痛药,比如常用来缓解关节疼的非甾体抗炎药,跟他汀类药一起吃,会大大增加肌肉损伤的风险。不同药之间一旦起反应,可能会影响药物在身体里的代谢,导致药在身体里攒得太多,副作用就会更严重。杨先生本身就长期吃降脂药,再瞎加这些东西,简直是火上浇油。所以不管吃什么药,要是想再吃保健品或者别的药,一定得先问医生或者药师,确定安全了再吃,可别自己随便搭着吃。
杨先生在身体出现早期症状时的不在意,也让悲剧来得更快了。他家人说,在他走前,就感觉浑身肌肉疼、没力气,尿的颜色也比平时深,可他总说就是最近累着了,歇两天就好,根本没当回事,也没去医院看。这就是他犯的第三个错:没把身体发出的早期信号当回事,把最好的治疗时间给耽误了。
肌肉酸痛、没力气、尿颜色变深,像茶色或者酱油色,这些都是肌肉溶解的典型早期症状。医生解释,肌肉细胞要是受了伤,里面的肌红蛋白就会跑到血液里,等经过肾脏代谢的时候,可能会把肾小管堵住,最后导致急性肾衰竭。要是刚出现这些症状就去医院,查一查肌酸激酶、肾功能这些指标,早点确诊、早点治疗,比如停了相关的药,多补点液,调理一下尿液,就能大大减轻肌肉溶解对身体的伤害,甚至能避免悲剧发生。可杨先生就是因为自己不重视,把最好的治疗机会错过了,等症状加重被送到医院时,已经来不及了。
降脂药是治高血脂的关键,对预防心脑血管病特别重要,但怎么合理吃、规范吃,同样不能马虎。医生特意提醒那些长期吃降脂药的人,这几点一定要记牢:听医生的话,定期去复查。一般刚开始吃降脂药,4到6周内就得去第一次复查,主要查血脂、肝功能、肌酸激酶这些指标;之后根据血脂控制得好不好,每3到6个月再查一次。就算血脂控制得很稳定,也不能随便不复查,定期盯着身体指标,才能早点发现药物副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千万别自己加保健品和别的药。吃降脂药期间,不管是想吃保健品,还是因为别的毛病要吃别的药,都得先问医生。医生会根据你正在吃的药,判断会不会有相互作用,给你专业的建议,别自己瞎搭着吃,不然很容易增加健康风险。
多留意身体的变化,不舒服了赶紧去医院。吃药的时候,一旦出现肌肉酸痛、没力气、尿颜色不对劲,或者恶心、呕吐、肚子疼这些不舒服的情况,不管症状轻还是重,都得赶紧去医院,跟医生说清楚自己吃了什么药、有哪些症状,这样医生才能早点确诊、早点处理。
高血脂的治疗是个长期的事,吃降脂药把血脂控制好很重要,但能不能安全吃药、规范吃药,同样决定着最后效果好不好。杨先生的事给大家敲了个警钟,希望每个吃降脂药的人都能从他的经历里吸取教训:吃药得规范,复查不能忘,身体有信号要重视。这样才能在控制血脂的同时,把自己的健康护好,别因为一时的疏忽,造成一辈子都没法挽回的遗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