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餐饮这几年真是雷区密布,接二连三的“翻车”,搞得大家吃饭都提心吊胆。' T; q% X- _8 X9 t8 q6 Z. Y. S/ `
0 W* g# L6 ]( T- s' q+ k7 m# F+ _* t先是西贝被罗永浩点名,说菜品几乎全是预制的,价格高还不值,直接喊话要立法强制标注预制菜。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为了回应,还放话说370家门店可以让顾客“看着做”,结果非但没平息质疑,反倒让争议更大。网络曝光的后厨画面,也让人一言难尽:大锅加热预制菜、用漏勺通下水道、转基因油……直接点燃了大家的怒火。+ g5 k# d) w V! W6 g7 q
3 ]9 c/ ^9 ~3 `& y很快,另一个大热品牌——袁记云饺,也被拉下了神坛。要知道,这家主打“现包现煮”的连锁饺子馆,在全国开了4000多家店,一年卖掉30亿只饺子,是不少上班族的心头爱。
8 x. ^' o0 M/ o
4 e# i+ I* v! M9 _% Y$ f可现实很快给了消费者一记“重拳”。2023年,袁记被爆馅料其实是冻了好几个月的货,所谓的“鲜饺”其实是中央厨房配送的冻馅+门店现场包,跟大家心里认定的“现剁馅、现擀皮”完全不是一回事。
& d7 W' b: H1 O# _% M4 `0 D0 {/ p4 }# w0 u, W! a' t# Q0 Q
更糟的是,食品安全问题接连不断。有人吃出蚯蚓,有人咬到石子,还有人看到螳螂……黑猫投诉上和袁记相关的投诉超过600条,“吃出异物”成了重灾区。吃饺子变“开盲盒”,谁受得了?8 l! I& `7 j3 i% I4 Z
) W# M) T* F# z" |+ K/ v% s; A一:袁记云饺是怎么火起来的?
9 l9 b$ H8 b1 Y/ M
* [5 a5 l0 c3 ?袁记的创始人袁亮宏,原本是个学体育的90后,早年烤鸭项目没搞成,在广州街头看到一家饺子馆生意火爆,灵感一来,决定要把中国饺子文化做大做强。/ ~* M! C4 D# N5 h; z q M
8 `+ B7 H r' q5 w5 U) ^
2012年,他在广州开了第一家只有5平米的小店,主打“现包现煮”,靠贴近社区、价格实惠,慢慢积累了人气。之后,他拉上体育生兄弟们,决定走连锁路线,还搞了300多个SKU,不断推出新口味,甚至还激发网友自创“隐藏吃法”,在社交媒体上流量蹭蹭往上涨。
8 T3 c2 H5 G6 M/ N2 g8 l
% _2 I! U6 y! R ~4 q6 k“明档现包”更是袁记的杀手锏。大妈们在玻璃窗前现场包饺子,看着就让人觉得干净卫生。再加上中央工厂、冷链配送,袁记很快走上了高速扩张,门店开到全国,直接干到了“饺子界一哥”的位置。8 I' ?7 K& w/ y# E9 \
* J0 Q& T* `4 Z6 i4 `( b3 K
二:危机里反而做大了
& {9 ]" O9 ?1 P' m$ A$ W
4 u2 G! S& L* x" l2 b疫情来了,很多餐饮品牌一蹶不振,但袁记反而趁机做大。原因很简单,它本来就主打“外带+外卖”,不靠堂食;再加上供应链稳定、价格实惠,袁记一度成了不少人宅家点餐的首选。
8 \: X8 q+ V) ^/ e6 p4 i. S9 V6 A f3 q, c1 z4 g* t
趁着别人关店,袁记疯狂扩张。2020年突破1000家门店,2021年2000家,2022年3000家,2023年更是超过3500家,横扫全国,成了饺子行业的“巨无霸”。$ X- }' J: F! l1 U/ Y6 y
6 B& O) Q8 ~2 a- ]+ J1 L2 b5 ?三:口碑反转,问题接踵而至
$ \, R- ^$ k* z7 A
, z5 K2 v( A/ Y W$ s然而,走得太快,问题也暴露得更快。. i: W A- F# c5 B% G& U: i. @ S8 m3 u
2023年开始,袁记被质疑“挂羊头卖狗肉”——打着“鲜饺”的旗号,卖的却是冻馅配料。消费者发现被骗,情绪瞬间爆炸。
2 l j8 Y# ]$ P( ~9 h, m# R
3 |* Z1 r" A# {# G# ]( c1 M( C接下来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更是让品牌形象一落千丈:
1 V2 k% o; N# n$ }# a" u) e1 C. D# e2 @, S( }0 Z
店里苍蝇乱飞,员工还若无其事继续包饺子;
% q& H+ n) l7 |# A4 j T8 m$ @$ a; x4 y8 v) F0 Y
顾客吃出蚯蚓,官方承认后只是一顿道歉+停业一周;
/ F6 a8 W2 D5 {( V- a
7 z: u" I Q U甚至有网友拍到肉馅里虫子乱爬……( O5 D l0 {1 W/ j3 v) N9 J
% _& N8 U8 M: k! v0 x5 r这哪里还是大家心目中的“家门口便利食堂”,俨然成了“踩雷现场”。! \4 H5 j! x6 V( G9 N( [$ R
% l8 `' f a3 r# p8 \3 \/ p四:餐饮业的病根* X) B7 G2 s: |6 n1 J
* Q" x' V7 u1 n- E" K
说到底,消费者不是不能接受预制菜,而是最怕被“欺骗”。你可以光明正大地卖,但别打着“现剁现包”的旗号去收溢价。再加上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大家对袁记的信任几乎被透支。. O3 L1 X8 l' ~; p' o v
0 M( H, k' J" v; z% P好消息是,国家已经出手了。《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经通过,未来可能强制要求标注,这对整个餐饮行业来说,都是个转折点。
1 o0 `# s" v3 X; U+ |
: Q ?- p0 O" |4 {3 P3 A6 h" _6 ~4 Z5 l但归根到底,企业要想长久,靠的不是噱头和表演,而是真正把“安全”和“新鲜”放在第一位。否则,再大的招牌,也经不起一次次的翻车。
' K% O7 U$ v4 i9 ^% |3 R6 ]6 f8 m; t/ Y6 }* e( _
( \: S$ t; n( {0 X9 Y2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