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号,有两个数字直接把车圈给炸了:蔚来8月份卖了31305台,理想卖了28529台。你没听错,这是自2022年11月以来,蔚来第一次在月销量上把理想压下去。4 r, X6 d5 R7 G4 b
9 Y' X7 t' ]2 Q/ J, J! F更绝的是,这个翻转来的太快了。要知道,就在一年前,理想还稳坐新势力老大,李想被捧成“行业最懂用户的人”,而李斌还在被大家调侃是“最惨的男人”。现在风水轮流转,局势完全变了。
; u2 U* l" @2 z/ M* ^" p/ R
! \. W+ o9 b8 o) R01 增程神话塌了+ Z6 b* Q3 k) Z8 K
0 p& ^9 ?: U* A7 V3 x
理想能火起来,靠的就是大空间+增程路线。那时候谁要是说家用车,必然想到“冰箱、彩电、大沙发”。2023年,理想甚至靠这波配置率先盈利,妥妥的行业标杆。
% n- F' Q0 N2 a$ T
X* G- Y5 R2 P0 W* P1 r$ L但问题也埋下了。增程车理论上是用油解决续航焦虑,可实际情况是,车主宁愿排队充电也不去加油。为啥?因为充电太便宜了。比如理想L8跑500公里,高速充电差不多147块,但要是加油得320块。差这么多,谁还愿意去加油?) W0 a% `( G8 Z: |5 S7 n* k1 Z
' B$ Z: U c6 Z
更糟糕的是,增程技术门槛不高。像零跑、问界这些对手,直接“照抄配置+去掉增程”,卖得比理想还便宜。结果就是——零跑现在月销五万多,连续半年新势力第一,理想的护城河一夜被填平。
7 N( q2 |5 s% P ]/ b- n/ N, K2 H/ i# s( [7 y. P
02 转型纯电,理想摔了跟头7 \9 a' b a0 K
- i7 ?3 X/ q% n% x& l李想意识到不妙,赶紧转向纯电。结果第一步就摔了个大跟头。
( X/ D% G4 s4 Y: g1 L
) ~% \$ U- y. ?# T" S! ?理想MEGA,本来是纯电转型的代表作,结果因为造型太激进,市场根本不买账,直接凉了。接着i8又出事,32万的定价让人直呼贵,还被吐槽连个冰箱都没有。上市24小时,大定转化率才10%,简直惨不忍睹。
' `# f/ v- P7 f8 A, W6 J5 }( X* ~* O+ s% Y( ^) A, L
尴尬的是,理想还得急忙在一周后改配置,这在它历史上极少见,也说明公司在转型上真的有点迷失。# R7 P: U1 z/ r! P
+ F/ A+ N" J. H3 G% Z% z) h对比一下乐道L90,定位相似,售价却只要17.98万,比i8便宜15万,而且还全系标配“冰箱彩电大沙发”。结果一上市就爆了,首月交付破万。理想i8这边,还在艰难爬坡。6 V7 N3 s: X! p' u
/ e$ X' x" t# O0 `3 m/ C$ S4 E03 蔚来,咬牙坚持换电
0 X' s% J" C! ~
2 F' {! C) o' j5 l! _8 M再看蔚来这边,当年被质疑最多的换电模式,现在竟然成了最大优势。李斌硬是顶住压力,坚持砸钱建站。到2025年,蔚来已经有3239座换电站、2757座超充站,换电网络全球最大。: d: o& v* m. R1 R, S
/ s* ~6 ~4 K2 }1 ~ l
关键是,随着纯电车续航普遍600+公里,快充缩短到18分钟,换电反而成了稀缺资源。“电区房”这个词也算彻底立住了。
S( j( S$ V: O" ?
5 ?. x, { Z/ M% s更重要的是,蔚来终于放下身段了。乐道品牌让它能打低价市场,新ES8比老款便宜8万,也能看出李斌的思路转变:“活下来最重要”。
4 W5 [% x+ g. H, e( x6 U# r3 u& I; i$ u7 T# ], {
数据也证明了这波有效:8月份乐道交付16434台,占蔚来销量一半多。股价一个月涨了33%,又回到千亿市值。7 h6 h/ J+ U( z; U! P
, ~. \/ u- m% k D, @% F
04 技术路线分水岭
+ I" j+ q" s% j3 x: X3 ]- o* h: E) D/ e# o6 Y
行业数据更说明问题。2025年上半年,纯电车销量增速46%,增程只有16%。7月份,纯电车卖了73.6万辆,同比增长45%;而增程只卖10.9万辆,还负增长。
" f- O0 I, I' G }, E6 O2 i
- e S+ S5 C: ^; x为什么?很简单,技术进步太快。800V快充普及,电池成本下降,电车比油车便宜已经是趋势。增程车的意义,确实在被削弱。
: K( d8 k7 C6 o5 O/ B: \
2 K- j6 h0 }# e% `6 k李斌那句话挺有意思:“增程大三排SUV的黄金时代要过去了,纯电大三排SUV的时代要来了。”
( L8 y9 ?3 G r1 T9 s! a* ?: k P0 k
; K# v/ @6 Z( B/ N9 T2 f05 企业基因的对撞( l- p- h7 a& t4 ]. v0 q4 [5 W
' K* n; B) q V! p% z
从更深层次看,这其实是两种企业基因的对决。
6 u8 o' m! s, W( z* o4 H# P/ |: r ]9 o
理想的基因是效率。李想能在确定框架里做到极致,比如配置思路、成本控制。但一旦环境大变,这种基因就可能成为包袱。+ W) B: Y7 t# D" T3 E {) ^ g- k
) N, ^5 S$ a2 a3 k" x0 s! ~
蔚来的基因是创新。李斌喜欢在不确定性里找机会,换电就是最好例子。虽然风险大,但一旦走通,壁垒更高。新能源下半场正好是一个需要创新的时代,这让蔚来的基因更有优势。
9 c# Y2 k' T# {0 Z/ O& z( s' d; ~3 U. B! u F/ O) G S0 S
06 最后说一句& I3 k3 u& L: f( A" X# N0 t
8 o; H0 g1 t/ m# u李斌从“最惨的男人”到“后来者居上”,花了6年;李想从行业标杆到被追赶,只用了1年。戏剧性得很。2 u" z8 R; T* [- j& |7 q/ B% _9 q
5 o3 M) \3 k- {* h X" A2 M+ @
当然,这场对决远没结束。理想手里现金流充足,底子还在,随时可能反攻;蔚来虽然领先,但盈利压力也不小。, g. V2 q, U( `
9 M: i3 C ] u0 |& X. C- M
唯一能确定的就是:新能源赛道上没有永远的王者,谁能适应变化,谁才能笑到最后。
" e1 M/ `) ]- X5 q/ T; z, E$ E
( u5 }- {" H( n$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