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澳门威尼斯人
金沙
通宝
高价寻求国内高级黑客技术与短信通道合作
A
申博亚洲
HH
优赢国际
KGAME 意昂
B
islot.
腾博会
德信
海燕招商
C级广告商
吉祥坊
查看: 4800|回复: 1

年轻人结婚开始一切从简,没接亲、没司仪、放个短片直接干饭,如何看待这种趋势

[复制链接]

1

主题

8

回帖

0

金币

新手上路

积分
25
发表于 2025-8-31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因为现代人早就受够了乱七八糟的被附加的期望吧。

简单地说,极简婚礼

不是对婚姻的不重视,而是只重视“两个人的结合本身”这件最重要的事情。它剥离了所有表演性质的杂质,撕毁了上一代的人情账本,将一场昂贵的社会剧,还原成了一份纯粹的情感契约。

当然,从行为经济学

的视角来看,“极简婚礼”的流行,是对传统仪式中蕴含的认知偏误和心理陷阱的反抗。
一、 规避“损失厌恶
”与错误的“心理账户


行为经济学的核心基石是前景理论

,其关键点之一是损失厌恶:损失一百元带来的痛苦,远大于获得一百元带来的快乐。

传统婚礼,对年轻人而言,是一笔确定无疑的“损失”。这笔钱,在他们的心理账户中,被划入了“本可以用来买房/旅游/投资”的分类。因此,花费几十万办一场一天的婚礼,其心理感受不是“我们收获了一场盛大的仪式”,而是“我们永远地失去了未来出去旅游的资金”。这种对确定性损失的极度厌恶,是年轻人选择“极简”的首要心理动因。

更糟糕的是,传统婚礼的支出,被归入了“社会责任”或“人情债”这个心理账户。这是一个让人痛苦的账户,因为它的支出,并不能直接兑换为个人的愉悦感。极简婚礼,则是对心理账户重分类:他们关闭了这个痛苦的“人情债”账户,将节省下来的钱,划拨到“自我实现”、“幸福体验”等能带来直接、正面效用的账户里。这在心理上,是一次将“坏账”变成了“优质资产”的操作。

二、 逃离“决策疲劳
”与“选择的暴政



传统婚礼的筹备过程,是一个决策疲劳(Decision Fatigue)的过程。从挑选婚庆公司,到决定每一种糖果的品牌,新人需要做出成百上千个决策。根据行为经济学家的研究,人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过多的选择不仅不会带来更高的满意度,反而会导致焦虑、拖延和最终的决策质量下降。

“极简婚礼”本质上是一种高效的启发式,是一个应对选择的暴政(Tyranny of Choice)的心理捷径。它通过设定一个“默认选项”——即“非必要,皆可抛”——极大地减少了需要做的决策数量。新人不再需要为那些边际效用极低的选项(比如司仪的串词、接亲的游戏)耗费宝贵的认知资源。他们选择将精力集中在少数几个最重要的决策上,从而保全了筹备过程中的心理能量和愉悦感。

三、 重塑“社会认同
”与新的“锚定效应



过去,一场盛大的婚礼是一种强有力的社会认同。当所有人都这么做时,选择不这么做,会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婚礼的“平均花费”形成了一个强大的锚点,让所有人的预算都不由自主地向其看齐。

而现在,社交媒体和青年社群,创造了一个新的社会认同。当越来越多的同辈在网上分享他们小而美的“极简婚礼”并获得大量赞誉时,“简单、真实、为自己”就成了一个新的、更具吸引力的“锚点”。这种新的社会认同,为年轻人提供了一种强大的心理许可:你不需要遵守旧的规则,也能获得(甚至更多)同辈的认可。“极简”不再是“没钱”的代名词,而被重新定义为“清醒”、“智慧”和“有个性”。

所以,极简婚礼的流行,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年轻一代如何利用直觉和新的社会信号,来规避旧仪式中的损失厌恶、决策疲劳和过时的社会锚点。他们不是简单地在省钱,而是在用一种更符合自身心理直觉的方式,重新设计一项人生中最重要的“用户体验”。

而这对于年轻人来说,很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616

回帖

1072

金币

铜牌用户

积分
8203

老会员

发表于 2025-9-1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特同意,太多人结婚都在比排场,比谁请的宾客多,最后累得自己还不开心。极简婚礼反而省心省力,把钱花在自己想要的生活上,多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评测有奖|福利汇|论坛简介|手机版|Archiver|小黑屋|彩票开奖|海燕策略论坛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