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8月5号,珍酒李渡甩出了一份“业绩预警”。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收入只有24亿到25.5亿元,同比直接砍掉了将近四成,净利润也跟着掉了两成多。这可是它自2023年挂着“港股白酒第一股”光环上市以来,最差的一份成绩单。
* o( C& c( G6 G; H6 D8 ?: B, s. K2 I. m U+ R: V. `
有意思的是,业绩下滑这么惨,股价却完全不走寻常路——8月股价逆势大涨了快30%,市值冲破290亿港元。支撑股价的逻辑不是白酒,而是他们最近推出的一款叫“牛市-NEWS”的“超级啤酒”,靠着噱头把投资者的眼球牢牢抓住。$ \- l& o6 m9 V6 ^" u0 O
! i% L6 c1 ?" |" @4 u4 ~) P4 @- @换句话说,市场是在赌它能不能靠啤酒开辟第二增长曲线。但问题是,中国啤酒行业早就是红海了,珍酒李渡作为后来者,真有可能杀出一条血路吗?
, A$ L; S9 o8 H2 t- e a
$ u6 E; S! z2 q, q白酒行业的寒冬来了- o2 ^$ A; i3 ~* B( i
: a: O1 B0 |6 U4 @7 o
其实,不止珍酒李渡,整个白酒行业这两年日子都不好过。很多酒企上半年业绩都下滑,哪怕是“白酒一哥”贵州茅台,净利润也只有个位数增长,是近10年来最差的一次。像金种子酒,甚至直接预亏。
% v0 O* p; D' O" f0 k6 z, j1 R* _! `( o/ t3 l8 b" a7 |4 w
中国酒业协会的数据也很扎心——今年上半年六成酒企利润下滑,库存周转天数飙到900天。简单来说,酒卖得越来越慢,仓库里堆满货。9 e9 e; b% m" W
v$ k9 E; i& [% G5 A$ q珍酒李渡的问题也逃不掉:一边是业绩下滑,一边是库存压力。比如它的核心单品“珍十五”,线上线下价格乱成一锅粥,原价1200的酒,电商平台到手价只要399元,批发价甚至跌到275元,直接“倒挂”。与此同时,它的库存从2020年的17亿多涨到2024年的75亿,存货周转天数拉到855天。货压在酒窖里睡大觉,渠道卖不动,危机就摆在那。
$ U( v! H. j6 G! [! _! ?# L1 t& H$ W6 X$ Z" F9 k/ P; L
炒作金句、奇葩招商,反而弄巧成拙
( { F, K% Z8 c, E9 q# u
/ w- l/ \9 V9 `' M5 a9 c& }除了产品问题,珍酒李渡的营销也饱受争议。董事长吴向东最近在视频号上很活跃,搞了40多条短视频,金句不断——什么“酒企搞自动化就是发疯”“酒不是好东西,但没有比酒更好的东西”……这些话确实能博眼球,但也让人觉得有点不接地气。) K/ L* o) v3 T/ H1 ]& ~: G3 U
9 R6 _8 u' e- h" R5 \" V, T新品“大珍·珍酒”也没少折腾:招商政策是经销商交30万货款+3万保证金还能获赠公司股票,但有个“100箱”的隐形门槛。有人贷款去凑额度,但行业内质疑声很大,说这做法擦边“商业贿赂”。更讽刺的是,天猫旗舰店显示这款酒销量只有2件,所谓的“抢购热销”成了笑话。0 N7 z1 L( l f; ]: T
/ w/ }) M5 j3 T再说年轻化战略。别的酒企都在搞低度果味酒,贴近年轻人口味,珍酒李渡却请了姚安娜当“申遗大使”。问题是,白酒的主要消费者根本不是Z世代,25-35岁人群在白酒消费里不到18%,这群人更喜欢江小白、梅见这种社交属性强的酒。打“年轻化”牌,基本没打中靶。
; P+ t4 l! b) S$ G- _& \4 }5 l3 q+ w7 j' \
豪赌“牛市”啤酒,能走出来吗?
6 ~" f: I6 A4 j! I
3 p4 t: a( j! ^ Z r8月初,吴向东在视频号上官宣:珍酒李渡要推出一款叫“牛市-NEWS”的高端啤酒。他说这款啤酒研发了三年,名字花了5万块买来的,定位是“悦人悦己的生活方式”。售价也不便宜——88元一瓶,团购价60元。5 @$ ]! l- t6 q/ [# g. D) J
2 }3 Y# `* \, A1 J) n0 j这其实不是他第一次接触啤酒。早在2018年,他就通过金东投资入股了辛巴赫精酿,辛巴赫这几年销量还不错,主打20多元一瓶的产品。吴向东大概是看到了机会,想自己单干。
1 V$ W: k) a- {6 z/ o! E. V d2 g$ r, Z/ Y1 `5 b0 Z9 M5 m" y
不过问题来了,88元一瓶的啤酒在市场上属于天价,能消费得起的人群很有限。行业分析师觉得,这种定价更像是先炒话题,制造高端人设,后续可能会再推平价款走量。+ y8 B# J# H& u7 F4 Y7 l
- j0 `& d5 s, z* @: l
写在最后% V5 z2 F/ X% M" f- L! e" p
5 R) F5 k) _' b4 a/ V总结一下,珍酒李渡现在就是典型的“两难”:白酒主业下滑严重,库存堆积如山,营销又频频翻车;啤酒跨界看似有想象力,但定价太高、市场竞争激烈,能不能做起来完全未知。
2 K( R$ C5 Z' L3 m. ~+ Y7 p, g1 R1 d& z6 `6 G; r
股价这波大涨,说白了是市场在炒故事,是真转型还是一场豪赌,还得看接下来“牛市”啤酒能不能真正打开销路。
/ O" q: A# Y2 c; ~, h/ @/ z5 v* f) ]
2 R) i4 a6 E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