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资讯版 于 2025-8-1 22:06 编辑
这件事我是前年在上网时第一次接触到的,起初也就是随便看看,觉得就是一起普通的失踪案,但越看越不对劲,这里面的疑点实在是太多了。我发这篇帖,是因为前阵子在美国自驾,刚好路过约书亚树国家公园,那种荒凉、沉寂到仿佛时间凝固的感觉,让我忽然又想起了他—比尔·埃瓦斯科。
这个人,真不是普通人。他是退伍老兵,打过越战的那种,退伍后靠着自己能干的脑子做财务,后来创业成功,身价几千万美金。按理说,这种人到了晚年应该是天天高尔夫、游艇、佛州海边晒太阳,但他不一样。他就偏爱那种苦哈哈的探险,还非得一个人上,沙漠、山谷、废矿洞,就像是享受“与死神过家家”的过程。
2010年夏天,他决定去约书亚树国家公园徒步一周。他跟女友玛丽说得清清楚楚,每天都会报平安、晚上不在沙漠过夜、第一天傍晚五点一定打电话。结果人就这么没了。从此十二年,像人间蒸发。
这个国家公园我亲自开车绕过外围一圈,比国内任何一个沙漠公园都荒。不像咱们这边还有什么“网红打卡点”“官方旅游线路”,那里完全是“谁进去了谁负责自己命”的调调。一望无际的石头、枯树、塌方、废矿,还有没信号的深山,确实是出了事也没人听得见。
比尔失踪那天,他最后一次打电话报平安是在棕榈沙漠地区,之后就去公园了。他把车停在一条叫Juniper Flat的小路入口的停车场,从此失联。警察和护林员后面找了好多天,空中地面都搜了,唯一找到的线索,就是他车旁边的一排鞋印,还有在七公里远的山上,发现了一条红色头巾,确认是他的。除此之外,连半块饼干都没找到。
这个事最诡的就是,第三天的时候,他的手机还短暂连上了一个30公里外的小镇信号塔,你品,你细品。说明他还活着。不是那种瞬间跌落悬崖、秒死亡的意外,而是挣扎过、想联系外界、甚至试图走出困境。也就是说,比尔在沙漠里活了三天,尝试了自救。
你要说普通人这样做,不稀奇。但比尔是有经验的老探险者,他甚至带了一整箱纯净水,地图、计划、线路全都画好,车钥匙也收得整整齐齐。他不是那种糊涂瞎闯的人,所以当他失踪了十二年,哪怕所有人都在说“可能就是迷路、摔伤、口渴死了”,我都觉得这事不对劲。
直到去年,一个叫玛丽(巧了,又是这个名字)的女子在国家公园里露营时,偶然间挖出了一具白骨,还有比尔的身份证、手机、钥匙……那一刻,全网都炸了。十二年,不见踪影的富翁,最终被证实的确死在了那片沙漠里。但死因?死前发生了什么?依旧是迷。
最让我在意的是几个细节:
1. 比尔车上还有大量未喝的水,说明他离车时并不打算走远。但后来却被发现死在几十公里外的山下谷底。
2. 那条红色头巾在鹌鹑山上,说明他曾尝试爬山找路,但极有可能摔了下来,或体力透支下山被困。
3. 手机信号连上的时间恰好在他失踪的第三天,他可能试图求救,只是信号太弱失败了。
4. 尸体被找到的位置距离预定路线非常远,几乎所有救援人员都判断错了方向。
更离谱的是,有人猜测这不是意外,而是谋杀。有一种猜测是他在进国家公园之前就被人做掉了,凶手开着他的车故意停在沙漠里制造假象;还有人说他车旁边的足迹是被人伪造的,他从头到尾没进入公园……但这些都没有实证。
我觉得最有可能的,是一种心理机制被忽视了:那就是探险者的“目标导向执念”。比尔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他这次的第一目标是“凯里城堡”。可能途中他临时改了路线,想去鹌鹑山看看,结果走远了迷路,又为了找水去了谷底,手机在某一刻连上了信号塔,他一定非常激动……但就是这一通电话,最终没能拨出去。他在史密斯水峡谷死去,靠近水源,但没能撑到救援。
这让我想到另一个故事—那个断臂求生的阿伦·拉斯顿。2003年他被大石头压住手臂,断手逃生,靠意志力活了下来。他后来出了书、拍了电影《127小时》。那是成功者的励志典范。而比尔?他是另一个极端。他有经验,有准备,有规划,但他没有幸运。
所以每次当有人跟我说“我想去野外走一走,感受下真正的自然”,我脑海里都会浮现出比尔的影子。他那辆停在沙地上的白色克莱斯勒,他试图开机求救时的绝望,他留在沙丘上的那一条红色头巾,还有那个写着他名字的驾照——在骨头旁边风化了十二年。
他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约书亚树国家公园,每年几十起失踪事件,里面藏着的,不光是自然的残酷,更是人类对自由、对探险、对死亡边缘那点欲望的执拗。野,是野了。自由,也是真的自由了。但活着的人,要知道怎么回来。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