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在全国范围看,这个收入真不算低。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2024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的平均工资大概12万,私营单位的还不到7万。也就是说,年入50万,差不多等于普通人干四五年甚至七八年的钱了。; }' a. Z3 w( u
9 U+ M. j& T0 z7 @ c那如果你是博士,年入50万又算啥水平?, ]' E; M1 g$ k. u/ E
' k' J/ U8 Z+ |% B9 U% N3 a+ v
答案是:还不错,算是博士群体中前10%~20%左右的收入了。这个段位,一般月薪都在四万以上。但话说回来,博士收入其实差异挺大的,跟你在哪个城市、哪个行业、什么学校毕业的,还有工作多少年都有关系。说白了,博士跟博士之间的差距,有时候真的比人和狗的差距都大……% U4 M$ \, @" P0 Q7 a E
: b* o( ~2 _0 Z8 w9 s3 Q
那些年入50万的博士,都做对了啥?
% ^) U" M; A, {, {8 U$ h第一种:选对了行业
4 t( ^$ O4 ?) \( t一个很关键的点:收入的天花板,很多时候不是由能力决定的,而是你进了什么行业。风口行业,连“猪”都能飞。7 B# x6 T9 ~* k3 C* D, Y: y
. J6 X! z# s- I- ^' n* \+ D比如AI、互联网、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这些方向,博士的起步工资就不低。身边有个搞AI算法的博士,在家乡的省会城市,毕业第一年就拿到50万年薪。而去深圳大厂的同学,起步就是七八十万。
( h% I |0 N7 B* v) B
+ E k- Z: m' p" M* N还有做生物医药的博士,刚开始工资也就二三十万,但拼了五年,加上升职加薪,现在也到了50万+。他说这个行业确实有机会,特别是那种能把科研和商业结合的人,特别稀缺。如果你带过一个完整的新药研发项目,年薪轻松上百万。
9 } l% Q3 W4 Y/ N, d0 f1 y
7 I& d2 U$ G& x* L! x- E总的来说,新兴行业的机会确实更多。哪怕刚开始累点,但只要方向对,收入也很快上来。$ ]0 w' S* G/ l9 B3 U0 i; j9 s
! i# ~) c8 }& c: _! d4 O7 \
第二种:专业能力能变现
/ a- D, ^9 \7 j0 ^- x( D9 d有些博士厉害的点在于,不只是能写论文,还能把研究成果变成真金白银。+ b; o5 T |& T) r3 C, \" h) ~
3 U$ P% l9 ]- f% |比如搞生化的一个博士,留校做博后,靠技术转化项目拿了横向经费,奖金拿到手软。一年下来,收入直接超过50万。他说自己也没想到会这么顺,可能是方向跟市场贴得比较近,能落地的成果才是真成果。
& D( G' U5 \$ o4 l# c( ?7 \
" ?9 L4 s+ Q1 r$ U. H3 i还有搞晶体材料的,进了研究所,奖金拿得也不少。再比如搞电池的博士,研究方向正好对口,刚入职就能直接上手解决项目问题,被公司重点培养,收入自然也高。! C: j5 ^5 |4 B4 p$ c
. n) \! U9 P$ ]2 l7 O; f+ U
他们的共同点是:不仅专业对口,而且能把学术经验用在公司里解决实际问题。这种人才,市场特别稀缺。
- @! }1 k- B; {3 ^( v
: b, |/ T) p" G$ l/ N( m+ A第三种:会“破圈”的博士! i( ^6 @% B8 t" @7 d8 G$ A
别以为文科博士就只能清贫度日。有两个例子特别有意思:一个是经济学博士,毕业后去了咨询公司,因为思路清晰、视角独到,收入也很快破50万;另一个是文学博士,主职是高校老师,但副业做自媒体,年入50万没问题。
0 y+ c" g# P! J" }' Q% w
4 K$ B3 B: ~7 f* P他们的优势不仅仅在学历上,更在于抗压能力、项目推进能力和人脉资源。有的会用导师的人脉促成产业合作,有的会挖掘校友资源整合信息。说到底,这些“软实力”才是真正让他们破圈的法宝。6 h; U u5 T/ l
- X5 L; Y: R, R. E年入50万背后的代价* t: w% o4 w* U. d' P# Z
不过,高收入的背后,也不都是风光。
6 i( ]) V+ y5 ^ y% h" N' ?
" w) b/ K" y C首先是时间成本。大部分博士毕业都在28~30岁,同龄人已经工作了五六年,有房有存款,而博士刚刚起步。有人调侃:“我刚攒下第一桶金,我的高中同学孩子都要上小学了。”
v- X) b' N" Q+ t; G: v7 {9 p8 `5 Z1 d! L
其次是身体健康。不管是做实验,还是在企业里加班,累是常态,亚健康问题也不少。焦虑感也一直存在,毕竟高薪的岗位竞争也激烈,稍不留神就可能被淘汰。
9 K" ?0 N- i: X6 ~$ t, j, w! R* n6 y# m( s: H
最后是生活牺牲。有博士怀孕六个月还在出差搞项目的,也有结婚几年了还长期异地的。生活的妥协,其实比我们看到的多得多。
7 m6 q1 Z$ {- Y Z: B+ [- z
4 w7 ? ^: ^! m* ?3 p8 I那博士到底该怎么选路?
7 M4 ]$ m- R7 Z% m v+ |对于还在读博士的人来说,如果你希望毕业之后能有不错的收入,有几点经验值得参考:1 p" E: K' ?* Y) t& {( J- [# L
! R& b6 U5 f( ]% p
早做规划:早点想清楚你是想进高校走学术路线,还是去企业挣钱。如果是走企业,就多关注行业动态,多实习。
) u* U7 a# \7 m5 d) P0 _' a2 z5 q, y
构建复合能力:光有专业知识还不够,你得懂点管理、谈判、沟通这些“非技术能力”。
2 ]: F5 ?; F$ A5 _/ L0 ]% F
# F+ i* F1 U i. M4 Y8 n) N' r- O+ @盯紧风口:别闭门造车,市场需要啥你得知道。技术能解决问题,才有价值。: z$ a( h5 t0 ?" s( i c7 e
+ m) h* j8 y* r$ d" X6 S最后一句话
) N! N$ P3 u/ B5 X2 s3 b高学历≠高收入。年入50万的博士也不是靠学历赢的,而是把“能力”变成了“硬通货”。学历只是起点,努力、方向和运气,才是真正拉开差距的关键。7 j' ?. |; W2 x4 c
; I1 j( N: _" B6 L# A/ B有人说:读博别为了钱,但赚钱也不丢人。能用知识把钱赚得漂亮,也是一种能力。+ f2 U/ `$ Q0 Q! u: ?
) L7 X; f' ]2 `0 e2 `# Y6 n
- `- ^" y7 h W4 U7 f% }- @. G2 R& `7 a! j( r! ^.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