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又有风声传出来,说星巴克可能要出售中国业务的一部分股权,而且已经在跟几家潜在买家接洽了。
' A, R4 j- F$ p0 D$ M& w0 p) l( o( g2 q5 _
这个消息最早是在今年2月底被路透社爆出来的,最近又被彭博社跟进,说星巴克已经在和一些私募基金、科技企业聊合作,虽然没点名,但根据之前的线索,美团大概率也在名单里。# w! P, |4 G, M1 e @* Q* J
: @2 M: L. ]7 ]9 |: H# `如果美团真的要收下星巴克中国,那可就有意思了。这不仅是美团从“平台”往“线下实体”走的标志,还说明国内互联网公司越来越看重实打实的消费场景控制权了。
# {) M- \) }' i8 S& M: J7 s' g. |7 B7 q2 p: B
星巴克在中国其实很猛,但问题也不少
. V: ^) u, ? s* X你可能不知道,截止到2025年3月底,星巴克在中国已经有了 7758家门店,覆盖超过1000个县市。今年第一季度,星巴克中国的营收是 7.397亿美元,同比还涨了5%。
2 } A! ^5 b5 {: H; p! B% h9 B) G9 X6 l: L- l* S+ x1 w1 ^
听上去还不错对吧?但问题是,本土品牌压得它越来越难受。4 F! B3 b8 j* y! \ ~1 ]0 x) a" l _
7 Y1 U6 H( h" z2 B1 E) q
比如瑞幸,现在门店已经超过 24000家,库迪也有一万多家,还放话说2025年底要开到 5万家门店。2 ~; |6 V5 X r/ \+ j6 h$ Z
+ I& b: F3 A% T( C
而且,这些国产咖啡品牌还打的是低价策略,动不动就9块9、8块8喝一杯咖啡。星巴克以前高高在上,现在也被迫降价,在美团上你可能已经看到过它18块8的促销了。 T7 O$ q2 o C# k
! m, e& k/ |5 [: i8 g/ K
星巴克“降价”也没救到它的价格体系6 u$ Z& a' D* T
最尴尬的是,星巴克的客单价已经连跌8个季度了!
6 }! S1 D! ~7 V3 F) j: J
# o8 }1 [5 T( b! o3 B2023年四个季度,分别下滑了1%、1%、3%、9%。到了2024年,更夸张,分别是8%、7%、8%、4%。# d0 E" R: ?) A
% x$ g/ U7 q2 d9 E* j/ P
这说明,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高端品牌光环”正在被本土品牌一点点撕碎。$ A8 e S% ~# L4 g
) B9 L3 M) s2 F4 m2 m7 _星巴克不想退出,但想找“本地大腿”合作2 Y; ?9 c' D1 T& P4 S7 k$ C) X0 F: j
虽然压力大,星巴克CEO尼科尔最近还是说,他们对中国市场依然长期看好,但也不排除引入本地合作伙伴,比如搞特许经营。- B" S2 `, ?6 e6 o5 m
! h) S. e O4 y8 z6 c
2月的路透社消息说,如果搞特许经营的交易,星巴克中国的估值可能会超过10亿美元。3 r+ b N$ s5 y1 l$ f; l. L# i, m
! I4 v" l7 g1 u# a l. C
这么高的估值,当然不是谁都玩得起。但对美团来说,钱不是问题。' @% ~9 ?& |. Z4 q b; o
0 @6 y- N# ^) s6 ], \美团的财报显示,光2024年第一季度就有 571亿的经营性现金流,还有 100多亿的投资净现金流入,家底厚着呢。5 V! f8 o3 H, S) o1 H
& M3 V3 m: @. v' j2 f! `
为什么美团会看上星巴克?
3 A% J( R: Q) C很多人不理解,美团不是个搞平台的嘛?为啥要去碰一个这么“重资产”的线下咖啡品牌?
8 T! A4 y- j: A2 i$ O+ \4 ~ W* V: M
其实想想2018年美团收购摩拜单车就明白了。那次收购,让美团不仅有了出行生态,还拿到了2亿+用户的数据,现在共享单车都成了它App生态的一部分。
6 n3 Y4 C Z z. U5 f4 Y
4 k V! l) u; V/ D7 @2 f- z星巴克如果也被美团拿下,带来的协同也不小:7 E2 V! `, y7 t; z5 K
3 N: M$ R2 B1 c1 a) |' M; B星巴克自己的会员体系和数据,可以跟美团打通;* d/ }; W$ C+ @
! {4 N9 u# t5 O! W) }" c门店遍布全国,正好给美团线下补充“据点”;5 `; |6 l% _ I
8 u5 ^) x* r/ c, A# k7 e
对于美团来说,还能拉高自己在“中高端餐饮链”里的存在感。
. @4 e+ q) _; e" l
7 C$ D. b8 |! a2 ]0 {1 N/ ^& Q而且,美团现在也到了要找**“第二增长曲线”**的时候了,本地生活市场已经卷到不行,咖啡这块快消+社交+品牌认知的生意,刚好有机会。
) v( n' r8 ]! A% X6 y4 u% ~$ K& m& M* \: w. R! J
美团想做的事,其实麦当劳早就干过了 [" L1 Y! Q, C) x
其实这事跟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很像。
B! B5 ?6 b! g- ]+ S7 O+ U1 o
! d6 ]! ]3 u7 u' g' h9 \2017年,中信、凯雷等组成财团,把麦当劳中国业务买下,搞本地化,取了个名叫“金拱门”,又接地气又跑得快,门店2023年底已经到 5900多家了。
& X& s& l. l& V- ~' x7 r! \+ A7 R0 q) w, \2 j0 Z+ [
星巴克现在如果也走“合作+本地化”的路子,也算是跟上节奏。) l' U9 _6 H4 s6 ?
* ?" e. K1 \; z" k谁在抢星巴克?
& V+ u L9 J2 ?目前不止美团想买,路透社还点了几家有兴趣的,包括:8 f: z4 V% U2 N8 w) M3 I, V
KKR、PAG(太盟)、方源资本、华润集团。
! C( }: W6 n+ @; M& W [- {/ Y; Z1 D/ ?* ~2 c, Y
其中华润实力也很猛,旗下消费品牌一堆,比如华润万家、雪花啤酒、怡宝饮用水等等。如果拿下星巴克,也能补强它在高端饮品这块的布局。2 n2 ?8 U8 d* s: q. o# b/ w
& I& y& i: [, l4 z% L
而私募基金虽然擅长买卖,但对实际运营可能就没美团、华润那么懂行。
% V$ ^5 ] H4 r6 `8 T4 O3 H5 a$ y" _: K: d1 h
写在最后:
2 }5 S2 S, U9 B% g" C% @- @3 k- S目前这笔交易还在早期阶段,但不管最后谁买了星巴克中国,这都说明一个事实:- j1 b% |3 @2 A f
* N% [' f; b9 O0 X# `1 h" j; j
中国市场已不是外资“简单复制”的地方了,越来越多的全球品牌正在中国寻找“在地化”的生存方式。
+ A/ ~9 q% V. v: k* d- U( a/ K) @ e8 N- P& P
而像美团这样的本土巨头,也不再满足于做平台,而是开始走向真正的品牌运营和线下实体。
: `9 l5 C+ t+ P
6 C- Q. X0 u; q0 b2 }咖啡这场战役,已经从“谁能便宜”,进入了“谁能打穿线上线下生态”的新阶段。, B* \9 {4 B& T
4 G( S3 X/ m [7 G Q R
A/ q2 w9 u: ~ p/ k& `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