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澳门威尼斯人
金沙
通宝
高价寻求国内高级黑客技术与短信通道合作
A
申博亚洲
HH
KGAME 意昂
B
开云方
腾博会
德信
海燕招商
C级广告商
吉祥坊
米兰
2
查看: 209|回复: 4

[民间传说] 胡诞地

 火..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3313

回帖

8388

金币

版主

积分
43369

美女勋章优秀版主老会员版主勋章超级精华

发表于 2025-11-7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胡诞地”

——胡公大帝诞生的地方

fakename.png

供奉在永康方岩、曾被伟人毛泽东赞誉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清官”的北宋名臣胡则——胡公大帝( 缙云民间称他为“胡相公”,下文都称“胡相公”) 诞生在缙云县的靖岳胡塔地,他原来还是我们缙云人,大家相信吗?不妨听我说说这个故事吧。



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仙都,有一座巍峨屹立的大山叫马鞍山,在马鞍山北的好溪边上,有一座形状酷似乌龟的小山,故人们叫它龟山。这龟山的西北面,山体岩塔凹进,一洼半月形清水环绕,名为岩湖,也叫月湖 ( 约在 1990年前后,龟山西北角岩石被人炸塌,岩湖被填埋,实在可惜、可恨) 。这龟山附近地面就是人们为了纪念胡相公出生在这里而尊起的地名——“胡诞地”,后来因为缙云方言的谐音讹传,才变为今天人们所叫的“胡塔地”。

相传胡相公父亲胡承师是本县溶江乡的岩坑村人,母亲应氏从永康县嫁入。应氏怀孕不久,其夫承师大病一场,不幸身故。致使应氏孤苦零丁,家境贫寒,衣食不足。临产前欲沿途行乞,回永康娘家做产。一路风餐露宿,至八月十二日下午,途经仙人荟萃的仙都山时,应氏顿觉腹中胎儿踢动,腹中隐隐作痛,他坚持前行……最后实感体力不支,见前面村口有一座破庙,急忙进去稍事休息,不觉睡着。

待到醒来,已是第二天清晨,应氏随即起身,挺着个大肚子,忍着饥渴,慢慢地翻过截脉岭,来到龟山边,见湖水清澈,捧起湖水洗了把脸,然后坐在岩湖边歇脚。这一坐不要紧,突然袭来一阵穿肠剜肚的剧烈疼痛,伴随“哎哟!哎哟!……”的凄厉呻吟,应氏在淌满血水的湖边全力挣扎,终于生下一个小孩。

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荒野,应氏只得用尽最后的力气,用自己的牙齿咬断脐带,将小孩放入岩湖洗身。说来奇怪,整个岩湖的湖水一下子洗成了鲜红颜色,而且后来每年的八月十三日这一天,岩湖中的水就会变成红色的呢。应氏洗好孩子,用所带的破包裹布将孩子包好,再也没有一丝力气了,于是紧挨孩子,朦朦胧胧,躬缩在路边。

不知过了多久,有一小孩赶着一只大黄牛,从山上放牛回家,路过此地,见应氏母子如此窘样,还见湖中一池红水,连忙前去,问明原委后,立即将应氏母子轻轻扶上牛背,带回家中。这个牧童的家就在离岩湖、过好溪不到两里地的靖岳村。牧童家中虽不富有,但全家仁慈,乐善好施,遂高高兴兴地将应氏母子安顿在家中好生招待。

不知不觉已到满月,牧童全家与应氏母子欢欢乐乐喝起“满月酒”。应氏千恩万谢,酒过三寻,应氏提出要回娘家。牧童父母早已知道她思母心切,料也留她不住,只得给她母子选择吉日,备足干粮、衣物,依依不舍地送她们母子上路……。光阴似箭,一晃过了二十多年后的一天,两顶官轿,几个随仆来到靖岳,走进牧童家中……。

原来这官轿中坐的就是当年的应氏及其儿子胡则呢。这时胡则已经中了进士当了大官,他们是向牧童一家谢恩而来的。靖岳村里的人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官,况且他出生在这块地面,特别是闻知他为官清正,又曾奏免当地身丁钱粮,为民排忧解难,所以众议纷纷,欲在龟山旁边建起胡相公大殿,永远祭祀。

胡相公知道此事后,坚拒不准,后来靖岳村的人们只得在龟山附近的山边选了一个地点,建起一座至 今尚存的 小庙,取名为“胡相公殿”,同时把龟山岩湖一带取名为“胡诞地”,以示永久纪念。


无独有偶的是胡相公出生在“胡诞地”一说不仅流传于缙云,而且广泛流传于永康各地,并屡屡写进研究方岩及胡则的相关资料之中。例如永康民间妇孺背诵的《胡公经》,开篇就说:“南无佛说《胡公经》,胡公出生在缙云。胡公分身胡塔地,父母双双上天庭。”(据永康学者胡国均“胡公大帝信仰与方岩庙会”——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方岩签诗解说》 )。

另外《方岩民间故事》也收集了一个与上述缙云各地传说极其相似的故事。故事说,宋初建隆四年八月十三日,胡则母亲应氏从缙云岩坑出发,途径鼎湖峰时,仙气冲动胎气,至靖岳胡塔地,肚子疼痛,小孩“呱呱”坠地,应氏自己咬断脐带,抱小孩至岩湖中洗身,三洗两洗,塘水变成红汤,而且把小孩的脸也洗红了,这个小孩就是胡则。据说这个岩湖小塘,至今还是半口水红、半口水清呢 ?

另据溶江乡岩坑村《胡氏宗谱》有明确记载:胡则父名承师,娶妻应氏( 永康胡库《胡氏宗谱》对胡则父母姓名的记载也相同 )为永康人。应氏怀孕将生,于八月十三日一早前往永康娘家做产。“不意行至靖岳胡塔地时,遂诞生一子,就洗两头塘,抱至母家养育”,此儿即胡则。

与胡则同朝为官的北宋名臣范仲淹,与胡则私交甚深,在胡则辞世后曾为之写了《墓志铭》。据缙云岩坑《胡氏宗谱》收录的《墓志铭》题为:《正奉大夫上柱国开国公钦赐紫金鱼袋赠吏部尚书前兵部左侍郎致仕胡正惠公墓志铭》,并写道:“公讳则,字子正,谥正惠,栝之缙云人也。”

而《永康县志》收录的《墓志铭》题为《兵部侍郎致仕胡公墓志铭》,并载明“……,婺之永康人也。”孰真孰假?不得而知。反正,缙云人民相信胡相公的根在缙云,生在靖岳“胡诞地”。不过他自幼在永康长大,后又以永康学子之名考中进士,所以声名赫赫都说胡则——胡相公是永康人。

为此在缙云的靖岳一带还流传着一句“木樨花远处香,胡相公显外洋”的民谚呢。可尽管“胡相公显了外洋”,缙云一带的村民却始终没有忘记胡相公是缙云人民的乡里乡亲,靖岳附近各村的男女老幼至今保留着逢年过节到“胡诞地”的胡相公殿祭祀和每年入秋后步行上方岩朝拜胡相公的传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万

回帖

3489

金币

金牌会员

积分
29336

老会员

发表于 2025-11-7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够成为造福一方的好官,也是很不错的,这样的传说,还是有不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2543

回帖

1283

金币

铜牌用户

积分
6128

老会员

发表于 2025-11-7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完这个故事,我感觉胡相公真是天生不凡啊,母亲应氏一路风餐露宿还生下他,连岩湖水都被洗成红色,听着就让人惊叹。民间流传的“胡诞地”果然有它的历史渊源,乡亲们的信仰也很让人感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555

回帖

5469

金币

金牌会员

积分
21614

老会员

发表于 2025-11-7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都被称大帝了那这胡公做了很多为民造福的大好事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1

主题

3万

回帖

513

金币

铂金用户

积分
96754

老会员勤奋勋章

发表于 2025-11-7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还有这么一说啊,还是一个蛮有意思的搞法的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评测有奖|福利汇|论坛简介|钱包合集|招商奖励|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彩票开奖|海燕策略论坛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