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格力旗下的新能源子公司—格力钛又出事了。
4 F% W% M5 n1 g/ q- a# a这次是它100%控股的珠海广通汽车,18亿多的股权被法院给冻结了,冻结时间从今年一直持续到2028年,整整三年。
9 `/ s9 [7 Y2 }. j* t- X/ B! [9 c. _: m: j1 k F$ Q* \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格力钛之前还有三笔股权被冻结,全部是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下的手。. d6 W+ x/ l" W+ Q" W
) c; C/ M/ n) b' E Q2 O
那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7 B' n) d* x$ O) f/ t/ n- w$ R0 d2 ?/ k0 z3 x
格力钛自己在6月16号的官方声明里说了:这事得追溯到2015年,当时的公司还叫“银隆新能源”,不是现在的“格力钛”。那时候的实际控制人魏银仓,没经过董事会批准,就私自对外搞担保,等于偷偷给别人“打了包票”。几年后这个“坑”终于炸了,导致现在公司资产被冻结。. a% U1 ]$ v4 M
7 o3 f! K% T. q7 Z
这个魏银仓,背景也挺“精彩”。1959年出生,河北人,2009年在珠海搞起了银隆新能源。结果2017年他辞职后,因为涉嫌诈骗直接跑路去了美国,还上了国际红色通缉令的名单。可以说,公司今天遇到的麻烦,有很大一部分就是他当年埋下的“雷”。
) A) O* D6 F1 I
- C; b4 ^1 a8 R! Q+ B3 N/ ?2 D说回这次被冻结的珠海广通,它不是个无关紧要的小公司,而是格力钛全资的核心资产之一。冻结的是它全部的股权。
) P8 c5 w, q* k* w" j+ f4 Z8 N) W: ~
, e* X7 r) z& Y: K0 Z* Y3 K格力钛到底是干啥的?主要搞新能源车、电池、储能设备这些东西,曾经挺风光,业务遍布全国200多个城市,比如北京、天津、成都、武汉、杭州、青岛这些地方都有它的车在跑。+ O: }2 Y& o* r' c& h! o3 {8 w
6 i# J' S7 P" A4 p7 I$ z. F其实格力钛的故事,最早要从董明珠2016年的那波“豪赌”说起。
. t" ?6 j) k" z# B! j5 j
; F, f" X/ _& k8 F当时她看上了银隆新能源,直接亲自掏了23.4亿真金白银入股,和万达、京东这些大牌一起投了30亿进去。她看好的是银隆的钛酸锂电池,觉得这东西“划时代”,能改变行业。8 k3 e# W, m/ {8 `* C6 m" j
8 e8 \8 I0 x1 p* u+ a! Y
2021年,格力电器又花了18.3亿把银隆30.47%的股份拍下来,并改名成了现在的“格力钛新能源”。$ N2 Y& U z2 M$ K) g
( {! e( Z; I8 L, s5 O1 N+ w4 N到了2023年底,格力又加码,掏了10.2亿收购了剩下的24.5%股份。
5 C9 q( g8 l, v( B) s1 o7 J9 w( U3 G5 A! [5 I9 `6 a4 ~
这么一来,格力电器在格力钛里的持股比例涨到了55.01%,还拿到了72.5%的表决权——彻底说了算。而董明珠本人也是格力钛的第二大股东。# n9 v( f& D( V z
8 x, k3 ]7 w' I' l听上去气势汹汹,对吧?
V4 q7 Y9 `; z. W但现实却是:持续亏损。
7 {6 }& [/ }, a6 \5 D: J2 u Q6 h1 | Z3 {0 s3 r' k
2022年亏了19个亿,2023年上半年又亏了1.7个亿。到了2024年,格力干脆直接把投进去的28亿全额减值,相当于公司觉得这些钱基本打水漂了,不指望回来了。
) h0 Y1 b: ?% Z/ B
8 ~4 u3 F$ ?9 F3 r/ Z董明珠倒是很硬气,说这些投入不影响格力电器的分红和利润。但从外界看,这笔“新能源投资”,更像是一个慢慢变成负担的“梦想”。
8 g$ ~- \4 T, S& g5 w
- j9 E+ T) M, X& r更麻烦的是,像这次的股权冻结事件,就是当年“历史包袱”开始陆续爆发的信号。一边是旧账扯不清,另一边是业绩没起色,格力钛似乎离“翻身”越来越远了。
. o" A6 W9 d" }3 Y- S" q( y! M4 `4 N( ]2 r* ~7 Z
曾经董明珠想靠格力钛打进新能源领域、复制格力空调的辉煌,但眼下来看,这场豪赌,不太妙。7 h, V9 R( e$ x2 G% R |
4 v, q/ z+ {* [; Z3 Z: |) H h' W8 ~3 D; |' D& O! k" y+ K' O6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