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赌途险,人生路长 —— 我从博彩中学到的风险控制
一、童年的起点:殷实的日子
我出生在1995年,成长在一个三线小城。90年代末到2000年代初,家里在亲戚邻居眼里算得上“条件优越”。
那时候的小伙伴们还在玩玻璃球、拍卡片,而我家已经有了彩电、VCD,可以看周星驰、成龙的影碟。父亲还给我买过红白机,后来换成了PS1。我放学回家,最期待的就是插上游戏盘,在电视机前玩一下午的《魂斗罗》或《实况足球》。
夏天的时候,别人家还在摇蒲扇,我家已经装了空调。亲戚来串门,总会感叹:“老王家日子是真滋润啊!”那时候的我,满心自豪,以为这样的日子会永远持续。
二、小学六年级:父亲的转折
2007年,我上小学六年级。那一年,父亲第一次去了澳门。
父亲说:“朋友介绍,去那边谈点生意,顺便开开眼界。”母亲有些疑虑,却没有多问。可很快,父亲的行踪开始变得怪异:常常一去就是几天,回来时眼神疲惫,情绪反复无常。
母亲质问:“你是不是去赌场了?”
父亲点燃一支烟,沉默片刻,低声说:“玩了一下,输赢不大。”
可母亲很快发现,家里的钱在一点点消失。直到有一天深夜,我被吵醒,看到母亲抱着存折哭着喊:“你知道吗?你一夜就输了我们三年的积蓄!”
父亲倔强地说:“我能赢回来的,我一定能赢回来。”
母亲崩溃:“你这是要把这个家毁了!”
我躲在房门后,眼泪止不住地流。那一夜,我第一次觉得,原来家并不是永远安稳的避风港。
短短几个月,父亲输掉了几百万。若不是在市委任职的大伯伸手相助,家可能真的撑不下去。
这一切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的阴影。我甚至开始怀疑,或许父亲的赌性已经遗传给了我。
三、青春期的阴影
初中、高中时期,父亲的阴影始终笼罩着我。母亲的眼泪,父亲的沉默,时不时的争吵,让家里再也没有以前的温暖。
奇怪的是,我心里却也隐隐被吸引。我喜欢和同学打牌时“压大注”,喜欢打游戏时孤注一掷。虽然那时我还没真正接触赌博,但心里那颗种子,已经埋下。
四、大学的麻木
2013年,我考上广西的一所大学。大学四年,说不上拼搏,也谈不上堕落。白天上课,晚上打LOL,偶尔去网吧通宵。那几年,人人网没落,QQ空间和微信开始流行,朋友圈充斥着段子、自拍和游戏截图。
我过得浑浑噩噩,没什么方向。父母时不时的矛盾,让我更觉得迷茫。
五、工作的安稳与无聊
2017年,我顺利毕业,回到老家,靠着关系进了国企。工资稳定,年收入大约三十万。老婆在事业单位,年收入四十万。两个人合起来七十万,在小城里已经很体面了。
按理说,这样的生活应该安稳而舒心。可日复一日的上班、下班,让我觉得无聊透顶。就像端着一碗不烫手的汤,吃不饱,却也没滋味。
在这种空虚里,我走上了父亲曾经走过的老路。
六、第一次接触博彩
2018年,一个朋友随口说:“兄弟,玩过AG真人吗?真人发牌,比打牌刺激。”
我抱着好奇点开链接。界面华丽,荷官笑容甜美,声音温柔。
我充了几百块。骰子落下的瞬间,我心脏砰砰直跳。几十块钱的输赢根本不算什么,但那种心跳加速的感觉,让我一夜都没睡好。
第二天,我下班回家迫不及待又打开了电脑。
妻子看见我盯着屏幕,好奇问:“你在干嘛?”
我笑着掩饰:“小玩意儿,消遣一下。”
她提醒:“别玩太多,别像你爸。”
我心头一震,但还是说:“放心,我有分寸。”
可那天晚上,我脑子里全是荷官的声音、骰子的画面。那种刺激,就像毒药,第一次沾上,就戒不掉。
七、短短几年:深陷泥潭
起初,我下注不大,从几百到几千。偏偏手气还算不错,经常小赢。
有一天,我连赢两万多块,心里暗自窃喜:“钱来得太快了,这就是机会!”
很快,我加大了注码,从几万到几十万。输的时候,我告诉自己:“没事,下把一定能翻回来。”
短短几年,我输掉了一千多万。
可这“一千多万”,并不是我和妻子的工资奖金能填上的。说白了,那些钱,大多都是我借来的——借亲戚、借朋友、借银行、借中介,甚至连老婆都被我骗了。
八、借钱的耻辱
最初,我用自己的银行贷款、信用卡和网贷。额度不够,就四处找中介套现。借呗、花呗、京东金条、各种小贷平台,我几乎都撸过。
很快,我的征信已经被刷烂。额度不够了,我开始动歪脑筋。
有一次,我骗老婆说:“单位搞活动,要刷脸认证才能领福利。”结果让我老婆跟着我去网点“刷了脸”。实际上,我是用她的身份信息,偷偷办了一张新的手机卡,然后找中介用这张卡和身份证去办了她的贷款和信用卡。
中介冷笑着说:“兄弟,玩得够狠啊,把老婆的身份都套上了。”
我强装镇定:“急用,急用。”
可当时我的手心全是汗。那一刻,我就像一个小偷,明知道是错,却还在骗自己:“没事,只要翻本,一切都能还上。”
事实上,我越陷越深。
等我把自己的额度用光,把老婆的信用也透支光,依旧不够时,我开始接触本地的高利贷。
那些人坐在茶楼里,戴着金链子,冷冷地看着我:“利息你清楚吧?一周一结,逾期加倍。”
我点头,心里发抖。可我还是签下了字。
就是这样,一环套一环。亲戚、朋友、银行、网贷、信用卡、老婆的身份证、高利贷……能借的全借了。
到最后,连儿时的小伙伴都借过。那次,他把钱递给我,皱着眉说:“兄弟,你条件那么好,怎么会缺钱?你别害了自己啊。”
我心虚地笑:“放心,就这一次。”
可那哪里是“一次”?这是无数次的循环。
九、家庭的撕裂
终于,秘密有一天被揭穿了。
妻子发现手机里有一张陌生的银行卡账单,上面清清楚楚写着她的名字。她一下子慌了,质问我:“这是什么?!为什么有我的名字?!”
我哑口无言,眼泪止不住往下流。
她哭着喊:“你连我的身份都利用?!你怎么这么狠心?!”
我扑过去,抱着她:“对不起,我没办法了……我想翻本,真的想翻本!”
她推开我,抱着孩子,哭得全身发抖:“你这是在骗我、骗这个家!你知不知道,你这些年已经赌掉了一千多万?!你让我怎么跟你过下去!”
那一夜,她收拾了行李,真的准备离开。孩子在角落里哭喊:“妈妈,别走!”
我跪在地上,死死抱着她的腿:“别走!我改!我发誓,我真的改!”
第二天,岳父赶来,气得浑身发抖:“你们一年七十万的收入,本该过得好好的,别人羡慕的日子,你短短几年全赌光了!还骗我女儿的身份?你这是畜生都不如!”
我低着头,满脸羞愧。
父亲也来了。他沉默良久,眼眶泛红:“儿子,你这是走我走过的老路啊。你还没吸取教训吗?”
我哭着问:“爸,我是不是跟你一样,一辈子都戒不掉?”
父亲叹气:“说实话,我也没彻底戒掉。你妈不在的时候,我偶尔还会手痒。明知道是火坑,还忍不住往里跳。可是你不一样,你还有孩子。别学我,再毁了你自己的家。”
那一刻,我泪如雨下。
十、风险控制的觉醒
妻子冷冷地说:“这是最后一次机会。如果你再赌,我们母子俩就走,再也不回来了。”
我看着她的背影,想到那些年:父亲小学六年级时去澳门的背影、母亲的哭泣、我骗老婆刷脸办卡的耻辱、被高利贷追债时的恐惧、儿时玩伴递钱时的叹息……
我终于明白:如果再不收手,我什么都没有了。
于是,我开始建立自己的风险控制:
资金控制:设定“娱乐金”,输完绝不追加。
时间控制:设定“止玩点”,到点必须关机。
心态训练:接受输赢概率,把博彩当娱乐,而不是谋生。
每一次坚持,都像和魔鬼撕扯。但我知道,这一次,我必须赢。
十一、博彩之外的领悟
慢慢地,我发现这些原则可以迁移到生活。
在理财上,我学会分散投资;
在工作中,我学会冷静分析;
在家庭中,我学会适时止损,不让争吵失控。
风险控制,不是冷冰冰的规则,而是与人性弱点的斗争。
十二、如今的生活
现在,我偶尔会下注几千块块,当作消遣。更多时候,我会泡一杯咖啡,打开某某论坛+海燕论坛,看看大家的帖子。
父亲偶尔感慨:“幸好你悬崖勒马,不然你就是另一个我。”
每次听到这句话,我心里都酸楚。或许赌性是遗传的,但未来的路,由我自己选择。
十三、写给后来人
如果你正在博彩的路上,还没陷得太深,请记住:
设止损,不要让一次失误毁掉全盘;
量力而行,别动家庭的钱;
控制心态,别让情绪主导你;
敢于退出,金钱能再赚,家庭没了就回不来。
博彩让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也让我明白:最大的敌人,不是赌场,而是自己。
十四、写给孩子的寄语
如果说父亲把赌性遗传给了我,那么我最深的愿望,就是不要把这份枷锁传递给你。
孩子,你要知道,你妈和我一年七十万的收入,却被我短短几年赌光了一千多万。为了这笔钱,我借光了亲戚朋友,刷烂了信用卡和网贷,还骗你妈刷脸,用她的身份办卡,甚至跑去找高利贷……爸爸犯下的这些错,都是血淋淋的代价。
有一天,你可能会听到别人说,你的父亲输过一千多万,骗过自己的老婆,借遍了所有朋友。你可能会羞愧,甚至恨我。可我希望你明白:正因为我错过,所以我更懂得要告诉你什么不该做。
孩子,你一定要记住:
钱再多,也经不起不计后果的挥霍;
运气再好,也敌不过概率的法则;
人再坚强,也无法独自抵抗贪婪与恐惧的侵蚀。
真正的勇敢,不是迎上赌桌,而是在诱惑面前,转身离开。
孩子,愿你长大后,不必经历我走过的深渊,不必流下我流过的眼泪。愿你有勇气,有智慧,过一个堂堂正正、平安安稳的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