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没有想过,在21世纪了,美国一个有着180年历史的州立监狱,居然还能被两个重刑犯“挖墙脚”越狱成功?而且,这两个人,一个杀了警察,一个砍死老板还碎尸,按理说应该关在最硬核的区域,结果他们住的是“荣誉房”,还能边做裁缝边恋爱,还能慢慢挖墙、藏工具、转移尸体,最后大摇大摆逃出去,像拍电影一样。这不是越狱,这是监狱版的狗血剧,还是那种越看越上头的。
这事发生在2015年,美国纽约州北边的“克林顿惩教所”,号称最古老、最安全、戒备最森严的州监之一。但也正是这种“老”,让很多安保机制其实早就跟不上了。当年6月6号凌晨五点,两个重犯,理查德·马特和大卫·斯威特,消失了。他们的床上还整整齐齐地摆着“人形枕头”,让巡视的狱警差点信以为真。直到换班才发现人没了。等警察一边叫人一边搜,才发现他们从床后面挖了个洞,爬过几十米的管道,顺着供热系统钻出去,最后翻出井盖,走出了监狱!
整个过程他们至少准备了几个月。最神的是,他们用来切钢板、锯管道的工具,都是“有人”偷偷塞进来的。谁?女狱警,乔伊丝·米切尔,50多岁,中年胖阿姨,监狱里的缝纫室管理员。结果这个阿姨居然被两个犯人“调戏”到晕头转向,最后感情用事,亲手把破坏监狱的工具藏进了冻肉里,借着“送饭”的机会一点点转进来。她甚至说,自己“本来打算开车带他们跑的”,最后因为怕了才临时放鸽子。你听听,这是干啥呢?是上班,还是拍“美国版越狱恋综”?
但你别真以为女狱警是单纯被骗色,实际他们三人之间的关系,说复杂也复杂,说龌龊也挺龌龊。马特是个惯犯,长得像个混社会的老油条,嘴上会来事,靠画画、吹牛、骚话哄得乔伊丝死心塌地,甚至说“愿意为他杀掉自己的老公”。而那个斯威特,看起来沉默寡言,其实是整个越狱计划的大脑。他们俩一个演戏、一个动脑,最后把整个监狱当成了游戏地图,一步步解锁通道、诱导人心。你要说马特是主角,斯威特就是策划,乔伊丝是工具人兼剧情推动,这剧本都不用改,拿去卖给奈飞直接能拍10集。
他们从三月开始就悄悄挖墙。怎么挖?用小电锯、电钻、锉刀,全是乔伊丝送进去的。他们晚上把床摆好、假人头放上,狱警一走就开始动工,声音大怎么办?打开电风扇、放广播掩盖。碎下来的石头就藏在床下,或者倒进天花板的空槽里。你敢信?两个人几乎没日没夜地干了三个月,就为了那一个“钻出去”的早晨。而整个监狱系统居然没人发现,直到人真没了,才开始翻天查。
更讽刺的是,他们不是一下就跑远了。逃出去后其实很狼狈,拿不着枪,也没有钱,只能一路躲警察。结果10天后,马特就被特警一枪爆头,直接送走。斯威特再撑了两天,也被抓住了。他自己都说:“本来觉得自己很聪明,结果还是低估了自由世界的难度。”换句话说,越狱容易,活着难。
这事最后一地鸡毛。乔伊丝被判了七年,警察系统、监狱体系、州长办公室全被问责。大家开始猛查所有“荣誉房”“宽松管理”的漏洞。但说到底,这案子最可怕的不是技术,而是“人性漏洞”。你把两个高智商杀人犯,放在一个有人情、有自由、有漏洞的空间里,再给他们一个寂寞的中年女人当出口子,能不出事吗?别说美国,中国也一样,任何一个体系,只要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有可能变成地狱。
有意思的是,斯威特后来被重新关回重刑区,再也没越狱了。他自己说过一句特别有味道的话:“那段时间是我人生最自由的十几天,但也是最累的。”自由的代价,不一定是生死,有时候是你得不断演戏,不断算计,不断压榨别人对你的信任。马特死了,也许反倒轻松了。
所以你看,真正的“越狱”,不一定是挖墙,也可能是对生活厌倦到极致之后,一次带着浪漫幻想的毁灭冲动。而监狱,是那些幻想最容易发芽的地方。人不是一天变坏的,但越狱这种事,只要你心里开始说“要不试试”,它就已经发生了一半。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