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拼多多公布了一季度财报,引发了不少讨论。说实话,营收是涨了——达到957亿,同比增长10%,但净利润一下子掉了47%,只剩147亿多,创了近五年来最大降幅。
+ p. d3 a: A# e* e* O
* C1 i: z2 J5 o( i8 a; `: _2 Y为啥利润突然掉这么狠?其实主要原因就是——拼多多疯狂砸钱在商家扶持和补贴上。他们一季度光是营销支出就干到了334亿,比去年多了快100亿,直接暴涨43%。所以利润跌多少,几乎就是补贴花出去多少,属于明摆着拿真金白银在扶商家、拉用户。
' k8 T$ q$ G( t# E
( _) J: a: W$ Q& K* e. b8 I这事其实不是突然来的。拼多多早就说了,要走“高质量发展”路线,不追求眼前利润,重点是打造商家、消费者和平台三方都能受益的生态。这回财报一出,也算验证了他们的说法不是空话。$ ~; K& u( r' \# [9 p0 s2 D& `
( L+ W: L* v% f9 L, R" k在最近的财报会上,拼多多的老板陈磊也再次提醒投资人:我们这是在为未来布局,现在利润少,是为了以后更稳、更大。他说,扶商家这件事,短期内会影响利润,甚至会影响很长一段时间,但从长远看,对拼多多的“内在价值”是有利的。# x2 M$ K0 j& U$ v, s
\* f0 M4 P- O, A9 G' Y \
其实,这已经是拼多多高层第四次强调“牺牲利润扶商家”的战略了。从数据来看,在线市场服务收入增长了快15%,说明平台上的商家活跃度不错;但交易服务收入只涨了不到6%,比预期少了很多,这也是因为他们在给商家减佣、让利,自己少赚了。: i& o' e) |+ q" o
+ x: j4 ?- R5 n/ y, ?拼多多是真的下了大力气搞商家扶持。2024年起,他们就推出了“千亿扶持”战略,不仅是在原有“百亿补贴”基础上继续砸钱,还重点支持中小商家、产业带工厂、农户等。像“百亿减免”就是给数码、家电类目减保证金;“新质供给”是专门支持中小商家的;“多多好特产”专项更是直接深入农产区,带动农民赚钱。! g6 z) b' ?6 n
0 W' W- M+ v$ g, ~0 B
消费者这边也没被落下,平台不仅继续百亿补贴,还推出了“100亿商家回馈计划”“百亿消费券”等政策,补贴力度一点不小。尤其是那种“平台直补”的方式,对标“国补”价格标准,真的做到了普惠消费者的目的。6 ~0 ?3 E- p# I. F1 ]( ?% M' s. [
- _5 ]6 {2 k* Z
有专家说,现在经济环境压力大,中小商家生存不容易,这种时候平台敢砸钱来扶持,是挺有社会责任感的。
( v& V( e) e. Q" }* f" ^
! x8 i3 q' n6 e" J* R. i而拼多多的这种投入,效果也开始显现。他们的团队跑了不少地方,比如安徽的宣纸、浙江的厨具、福建的鞋子、广东的农产品等产业带,实地帮商家做产品、运营、仓储等提升。有些地方的商家,已经从“只会代工”开始往“品牌化”方向转了,整个行业的竞争力也在慢慢提升。! @( U& W. X8 j2 e* J! p2 q! h
" `. Y8 A' d% \* `$ @% Y& G, V0 ?特别是“2025多多好特产”行动,已经深入好几个农业地区,不少地方的农产品已经从原来卖原材料,转向深加工和品牌运营,农民赚钱更多了,农产品也卖得更好了。
. s. ^* I) f( }6 Q* K1 J* k( D4 K2 P
+ p! t& Q* p. }( e而这一切反过来也促进了平台的消费。有分析说,拼多多一季度的GMV(成交总额)增长了16%,整体交易额大概达到1.07万亿,说明这些扶持政策真的是起作用了。7 O4 @: N6 Y S: E- n
0 T: `8 w7 {% u8 W: X7 X! U+ z F( R
说到底,拼多多是在用商家“供给端”的升级,带动消费者“需求端”的增长——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大家都有得赚,消费者也得实惠,平台才会稳稳地往前走。, \) k) b2 l+ |8 p) K, e+ p
# y2 X. j# W+ V# p7 g虽然现在账面利润不太好看,市值也波动,但拼多多这条“先苦后甜”的路,可能才是真正能走得远的那条。毕竟,生态健康了,才有长远的未来。
* `, y, ~: q" q0 e2 ?6 ^9 B ]& G. g8 p0 m* |
; E& d5 K& e( l) X6 q! M- P7 V3 s8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