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哪吒汽车又闹了个大新闻,上海总部的LOGO都被夜里偷偷给拆了!有工人吊着绳子从楼顶下来,一点点把“哪吒汽车”标志卸掉,最后用刮刀抠干净,门头标志也一并撤了。说白了,总部被“拆家”了,场面那叫一个惨!更有传闻说,这个LOGO花了5亿。哪吒那边解释说,LOGO的设计费不超过100万,但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这些七七八八的花了5个亿。其实吧,LOGO是不是花了5亿都不重要了,现在问题是——哪吒活不下去了。9 B) t: l( f) P: @7 W
$ ^2 Z% v# ?3 z7 }( k
据说这次总部被拆,是因为租的场地到期,要搬家了,但新址在哪,哪吒自己都还没定。看起来,换办公室只是表象,背后的大问题才是真的棘手。
' ]( i5 x1 A% z# V2 h: [
9 [$ ^% v* v3 i J4 F这不,哪吒的债转股计划出了问题。本来打算把一半60亿欠供应商的钱,搞个30亿的债转股让投资方继续投钱,可最后只凑了20亿多点,还有几亿实在没法搞定。听说有金主愿意继续投钱,但有个条件——让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方运舟下台。这不就是上演一出现代版“逼宫”吗?不过这种事也不稀奇,创业者被资本踢出局的例子数不胜数。. e6 [/ t7 R$ S. ]: o
1 V% C8 \$ J: S方运舟去年底刚把张勇赶下台,自己坐上CEO的位置,结果现在局势一变,他也成了众矢之的。再想想当年,2022年哪吒销量一度超越“蔚小理”,方运舟还放话说要做“电动车界的小米”。可没想到,才过两年多,小米真把电动车造出来了,哪吒自己却玩砸了,真是世事无常。
$ a" S7 O1 B; W# u% N5 I: e) [# V, f0 s. f2 S
哪吒的问题不只是外部竞争,还有内部管理失误。卖得再多,2022年哪吒也没盈利,反而越卖越亏。2021年到2023年累计亏损超180亿,去年底账上现金只剩28亿,连短期借款都不够还的。2024年销量腰斩,最后两个月国内零售量还不如其他品牌半天卖的多,这么下去哪有出路?
4 {* ~. c5 A- ^: z- K4 N: ?, i% X
. k2 U: @, [5 P, w" T) Q而且,最惨的是,哪吒汽车的烂摊子最后还是砸在用户和员工头上。APP假期崩溃,售后服务一塌糊涂,有车主买车没多久就出故障,还打官司,车退了钱却没到账。更离谱的是,有人充值了保养套餐,店铺关门人去楼空,钱也打了水漂。这种情况下,哪还有人敢买哪吒的车啊?要是哪天在荒郊野岭抛锚,找售后结果APP卡死屏幕蓝屏,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P2 i7 V6 t6 x' E
* N, V7 e) N2 \; T$ A+ Z
其实,这不是哪吒一家的问题,很多新造车势力这几年都接连翻车:奇点、拜腾、威马、恒驰、游侠、博郡……一大串倒闭名单,都成了“电车孤儿”。新能源车和燃油车不一样,出了故障很多都得靠厂家后台支持,零件、软件不开放,外面的修理厂就算想修也没法修,就算修了系统可能还识别不了。
6 K9 @: u" O7 w6 u. |; d& i# w& P, Z0 A& b7 O' K- _
想想吧,有人15万买的新车,半年后就因为车企暴雷,只能7万卖掉,亏得血本无归。对普通车主来说,这才是最扎心的地方。哪吒去年底还吹牛说自己拿了售后服务满意度奖,结果现在呢?售后跟不上,公司自身都快黄了,用户权益更别提了。9 H" G6 [" p% l7 o$ ^0 B! Y2 q
: E4 m: e* ?, y$ P# L* J; x
其实国外也有类似情况。比如2008年美国汽车行业危机时,政府出手接管,保证破产企业的售后服务正常进行。国内呢?咱们也该好好想想:企业的生死是市场规律,但不能让老百姓成了受害者。! A. V3 ?; U6 k* s( E$ s" o
/ \) _! J& F- H4 @" Y8 ]9 S各位怎么看哪吒的这摊事?在评论区聊聊吧!# ]# n0 p5 ]& s3 k# M- K/ L
' g: p, a6 F( B/ J/ J$ U' K1 v0 K
/ f* u4 V! S* }7 k# v8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