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有人说,友情是阶段性的陪伴,可我与我的一位同学的友谊,却从初中课桌延伸到成年职场,跨越十余年仍温热如初。之前我是一名销售员,整日与客户、订单打交道;他叫阿哲是电脑程序员,埋首于代码与程序世界。看似毫无交集的人生轨迹,我们却用真心与默契,让友情地久天长。
初中时,我们是同桌,我偏科数学,他总能用程序员般的逻辑帮我梳理思路;他内向寡言,我便拉着他参加校园活动。这份互补的友谊,在毕业后并未褪色。我奔波于市场一线,他驻守在电脑前,我们约定每周抽一小时通电话,不聊工作,只谈近况—我吐槽难缠的客户,他分享新开发的小程序,就像从未分开过。
有一次,误会险些冲淡这份情谊。我负责的项目需要定制一款管理软件,第一时间想到阿哲。他熬夜赶工,可交付后系统出现小漏洞,导致我被客户投诉。情急之下,我冲他发了火,指责他不够用心。电话那头,阿哲沉默许久,只说“我再查查”。后来我才知道,他那段时间正赶重要项目,为了帮我,每天只睡四个小时,漏洞是因为客户临时变更需求未及时同步。得知真相的我满心愧疚,买了他最爱的奶茶上门道歉,他笑着摆摆手:“谁让你是我兄弟,下次有事提前说清楚就好。”那次误会,没有疏远我们,反而让我们学会了换位思考,让沟通成为友谊的润滑剂。
真正的友谊,从不会被身份、距离或误会阻隔,古往今来,许多名人间的友谊也印证了这一点。鲁迅与瞿秋白,一个以笔为刃针砭时弊,一个投身革命奔走呼号,却因共同的理想结为挚友,鲁迅曾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他们在风雨中相互扶持,成就一段文坛佳话。还有马克思与恩格斯,两人相差两岁,一个才华横溢却生活窘迫,一个务实沉稳且家境优渥,恩格斯为支持马克思的研究,甘愿放弃自己的事业,默默资助他二十年,最终共同撰写宣言,他们的友谊,超越了物质与个人得失,成为人类友谊史上的典范。
维系友谊从没有复杂的秘诀。对我和阿哲而言,是忙到深夜仍会回复的消息,是出差时不忘带的当地特产,是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伸出的援手,是误会发生后坦诚相待的勇气。销售员的活络与程序员的内敛,在友情里不是隔阂,而是彼此的支撑——他帮我解决工作中的技术难题,我带他体验更鲜活的生活。
当然有时候说白了也是与性格与缘分有关,假如两个人的性格互斥,那么怎么样也凑不到一起去,假如缘分不够,总是被误会,环境左右,那么也不可能地久天长。
友情就像一杯浓茶,初尝或许平淡,越品越有滋味。它不需要天天厮守,却能在岁月中沉淀出默契与信任;它不畏惧矛盾误会,只要真心相对,便能化解隔阂。愿我们都能珍惜身边的挚友,用理解、包容与坚守,让友情跨越山海,地久天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