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大家好,今天要讲的这个故事,表面上看是快餐界的一场促销活动,实际上却是一场持续十几年的欺诈游戏。主角不是黑客,也不是职业骗子,而是一个你我生活中都可能遇到的人,一个原本循规蹈矩的中年男人。故事发生在麦当劳,那家我们都熟悉的连锁餐厅。你可能吃过它的薯条,也可能参加过它的抽奖游戏,可你可能不知道,整整十年时间里,几乎所有大奖得主,全都是假的。
这场骗局的发起人叫杰罗姆·雅各布森。年轻时他当过警察,因为神经疾病退了职,后来在一家名叫“西蒙营销”的公司工作。这家公司负责麦当劳的促销活动,尤其是当年红遍全球的“大富翁游戏”,买汉堡、薯条、饮料,撕开包装能抽奖,凑齐地名就能赢现金或汽车。听起来很简单对吧?可就在雅各布森手上,这个游戏彻底变了味。他负责管理那些真正的“大奖贴纸”,理论上应该最安全,可偏偏机会也在他手里。他发现公司多出来几张防篡改封条,没人注意,于是心里生出一个邪念:如果我换掉一张大奖贴纸,会不会没人发现?
那一刻,他的人生彻底拐了弯。
他记下同事保险箱的密码,带着装着奖券的箱子进洗手间,悄悄把大奖换成普通奖券,再贴上备用封条。整个过程神不知鬼不觉。麦当劳查防伪封条,一切正常。
就这样,第一张价值两万五千美元的大奖贴纸,被他收入囊中。从此,他像尝到了甜头的赌徒,再也停不下来。接下来几年,他不断“制造”中奖者,卖给亲戚朋友,甚至陌生人。有人花几千美元买下一张价值十几万的奖券,有人靠“中奖”登上电视广告。那一个个笑容灿烂的“幸运儿”,其实都是他安排好的演员。
更离谱的是,他还把一张百万美元的大奖贴纸匿名寄给儿童医院。麦当劳那边感动得一塌糊涂,还上了新闻,可幕后那个“好心人”,其实是个骗子。后来他结识了一个叫詹纳罗的混混,两人一拍即合,开始大规模“分销”大奖,亲戚、岳父、朋友、朋友的朋友,全成了假中奖者。整个美国的中奖名单,几乎全是他们的“关系网”。那些年,雅各布森成了地下世界的“彩票教父”,开豪车、住别墅,过着被金钱淹没的生活。而普通人还在快餐店里撕着包装、幻想着中大奖的那一刻。
一直到2000年,一个匿名电话打到了FBI办公室。电话那头的人只说了一句话:“麦当劳的抽奖是假的。”
探员起初以为是玩笑,但他们发现三名百万大奖得主竟然住得很近,几率是二点五亿分之一。FBI顺藤摸瓜查下去,发现所有中奖者之间都有关联,而关联的中心,就是“杰瑞叔叔”,雅各布森本人。于是,探员伪装成广告拍摄团队,请所有历年中奖者来拍“宣传片”,同时监听他们的电话。结果,一群所谓的“幸运儿”回家后都打电话汇报:“我说得还行吧?他们没怀疑。”那一刻,FBI明白,一切真相已经浮出水面。
2001年8月,雅各布森和七名同伙被捕。警方查出他在五年内通过调包奖券,骗取了超过2400万美元的奖金。麦当劳损失惨重,合作公司破产倒闭。雅各布森被判三年多监禁,罚款1250万美元。那年,麦当劳为了挽回公众信任,又额外拿出一千万美元搞了一个真正随机的补偿抽奖。那次终于是真的,终于有人靠运气赢得了本该属于他们的幸运。可是已经太迟了,世界再也不会那么单纯地相信“公平游戏”。
这个故事听起来像电影,但它确实发生过。那时候,全世界数亿人认真撕包装、对字母、拼地名,以为幸运就在下一次,可谁能想到,幸运早被一个贪心的中年男人偷走了。他偷的不是钱,而是所有人心里那份最天真的信任。
人心的恐怖往往不在邪恶,而在那个“反正没人会发现”的念头。第一次动手的时候,他也许告诉自己只是“拿一点”,可当金钱的滋味越嚼越甜,他再也停不下来。罪念,就这样一点一点生根发芽。
十几年后,他出狱了,住在一个小镇上,不再受人关注。可每当有人提起那场“百万骗局”,人们就会想起一个问题,到底是什么,让一个普通人,变成了偷走所有人幸运的罪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