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年,药店行业真是热闹。一边是一年倒闭关店几万家,另一边居然还有不少药店主动退出医保。很多人就纳闷了:医保可是药店吸引顾客的“金字招牌”,这不是自己把客人往外推吗?咋看都有点不合逻辑。
5 d$ C/ D$ u6 e- W5 a& j# [8 L
" I) e: \+ i' L9 x2 p6 o6 i咱们先看看数据。药店这行当年是暴利行业,但现在已经走到了关店潮。2024年一年,就有3.9万家药店关门,业内人估计今年能飙到10万家。全国药店总数去年还有68万家,可能三五年内会跌到40万家,速度相当惊人。
9 K* ]0 s2 U, P5 ^7 B2 P
' c6 u: G0 l* v7 K0 I) |, S另一边,大量药店自己跑去退出医保。举几个最近的例子:8月28号,辽宁营口有53家药店和医保解绑,其中52家是自己主动申请的;同一天,甘肃酒泉也有52家;9月1号,苏州又退出了20家。类似的新闻一搜一大把。- l6 G% z7 C/ `$ j
8 Y5 D a, r3 o+ `那问题来了,现在药店竞争这么激烈,为什么有人宁愿失去医保客户也要“切割”?原因其实挺简单:怕查。* ^, `4 {$ j6 g& S G( Y
. t$ C5 u0 O7 i# S q这几年医保局的监管力度大了不少,什么大数据筛查、专项检查、飞行检查都上了,就是为了盯紧骗保、套保这些事。去年就爆出过大案子:哈尔滨4家药店伪造上万张处方,骗保金额高达1亿多,震惊全国,最后13个人被抓。- d( ?1 ?( {6 m: `/ M% N2 W
2 i& k4 O) H# h$ e& Z7 G6 o* f; t有些药店心虚,怕哪天被点名查到,于是赶紧退出医保,想“甩包袱”。但医保局也早有准备,明确说了,就算你退出,也可以往前倒查1到2年。我个人觉得这力度还不够,最好能从药店加入医保那天开始查。 L# H% ^, B6 I5 K' b2 X2 f) m& g z
9 l. F1 c/ X# m" p
回过头看,药店数量的膨胀其实是过去十几年的红利。2009年全国才38万家,到2024年飙到68万家。为什么?因为当时真挣钱,药价高,利润厚,哪怕开家普通药店,收入都能甩开一大批行业。而全国连锁的大参林、老百姓之类,老板们的身价都是几亿几十亿起步。
# y: @$ o3 k# z% M9 @- O- h7 ^! b9 b+ U
) ?4 a( r5 A- ~4 l但这种赚钱,靠的并不是能力,而是“信息差”。药店里的药普遍贵,比如一瓶藿香正气液,进货价14块,卖29.8元,翻倍利润。可等电商崛起,线上促销的时候同款药能卖到2块钱,线下的高利润直接被打穿。现在药店上市公司的净利率只有1%-3%,一年卖1个亿,最后也就剩200万利润。对单个药店来说,更是没多少活路。
, w9 d3 y* e+ [1 j8 A' ]2 u- X
9 T' d1 `/ T4 u2 S- f再加上医保监管越来越严,本来利润就被压缩得厉害了,还要防着查骗保,很多药店干不下去,亏损、关店也就不奇怪。/ R" d* O) i. D: L+ A; W4 [
' R7 j3 @3 u+ B3 |. e% d但话说回来,对老百姓来说,这其实不是坏事。医药本来就不该是暴利行业,透明、规范,才是真正的好事。. {: ?2 I. x0 T# D# Y
" K C4 y6 q, ?8 S9 K2 @2 r5 ]& H
4 A. @& Z% H6 C z/ g3 H/ J" `
/ F. R* u0 Y q
0 ~8 H/ ^; D8 X3 d( h5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