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想用半小时,把我过去数年年在概率这条路上撞过的墙、踩过的坑、捡过的糖,原原本本写出来。看完后如果大家觉得“这老哥说的好像就是我”,那这篇就值了:
一、那一记耳光,叫作“大数定律”
2014 年世界杯决赛,德国对阿根廷。我揣着 31.5万私房钱,在终场前 10 分钟梭哈“阿根廷逆袭”,赔率 8.5。格策 113 分钟一剑封喉,我 1.5 万瞬间清零。那天我第一次意识到:
“感觉”在数学面前,连个响指都算不上。
后来读到一句话:赌场不怕你赢,就怕你不玩。因为只要次数够多,大数定律会把所有情绪、灵感、玄学统统磨平,只留下冰冷的期望值。那一刻,我脸上火辣辣的——原来耳光不是格策给的,是高斯、伯努利、泊松一起扇的。
二、把“神秘口诀”翻译成 Excel 公式
我以前也痴迷“长龙断龙”“和尾对杀”之类口诀,用 10 万行开奖数据跑回测。结果:
• 78% 的口诀期望值是负的;
• 21% 接近 0,纯粹噪音;
• 只有 1% 略为正,但经不住抽水。
那一晚我没哭,只是默默把 Excel 存盘”。
后来我给自己的每条策略都立了三条军规:
① 写出数学表达式;② 跑 1 万次蒙特卡罗;③ 写 200 字“自我抬杠”。过不了这三关,不那就心理要有个底了。
三、资金管理:把“梭哈”拆成“乐高”
我用过最狠的一招,是把本金切成 256 份——为什么是 256?因为 2 的 8 次方,方便二进制记忆。
• 单注不超过 1/256;
• 当日连输 8 次强制关机;
• 盈利超过 20% 当天提现一半。
听起来像老太太买菜?三个月后,我的资金曲线第一次出现“右上方小斜率”,回撤从没超过 6%。我才明白:赌场里最锋利的不是算法,而是纪律。
四、与直觉握手言和
有人担心:什么都算清楚了,生活会不会变无趣?
我的经验是——把直觉关进笼子,但别掐死它。
现在每逢大赛,我还是会买“情怀注”——阿根廷夺冠、湖人总冠军之类,但金额严格控制在娱乐预算 5% 以内。
那一刻我既是球迷,也是投资者:情绪得到了释放,钱包也没被绑架。理性与感性,其实可以像双螺旋一样共存。
十年前,我以为人生是“押中一把,单车变摩托”;十年后,我明白人生是“把每一次小注,都押在期望值大于 0 的地方”。
概率不会保证你下一秒就赢,但它会在你转身离开赌场、关掉软件、合上笔记本之后,悄悄把“胜率”缝进你的日常:
• 不再熬夜梭哈,因为知道熬夜会降低判断力;
• 不再借钱翻本,因为知道破产概率呈指数增长;
• 不再把失败归咎于“霉运”,而是复盘模型、修正参数。
当这些习惯变成肌肉记忆,你会发现:
所谓成长,不过是把“我赌”改成了“我算”,把“听天由命”改成了“尽人事、听概率”。
愿下一个深夜,当你在屏幕前犹豫要不要按下“确认下注”时,脑海里会蹦出一个小声音:
“老哥儿,先算一算期望值。”
那声音可能就是我,也可能是未来更理性的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