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你可能没太关注,但最近微博热搜上有个话题火了:“诺贝尔奖得主称AI被过度炒作”。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搜狐创始人张朝阳搞了个直播,邀请了诺奖物理大神戴维·格罗斯(David Gross)做客,一边聊AI一边聊物理,结果直接把直播间“卷”上天了。
$ ^, m1 s. ~. h$ B' M' n, q
$ J6 ?* c7 [* q. R5 P格罗斯在直播里毫不客气地说,现在AI被吹得太过了,很多生成内容其实缺乏真正的创新。他甚至预言,AI未来要取代的不是科学家,而是那些只会说漂亮话的人。张朝阳听完也表示赞同,说现在整个AI圈子确实挺浮躁的。3 g& E" r/ b: F- }2 `1 H8 e
' l1 i. c/ D! g" t) O9 ~" c
这场直播也太炸了,直接冲上热搜总榜第18位,引起网友热议。关键是,张朝阳的直播已经不只是讲讲物理,而是开始请来一线科学家面对面交流,每一场都硬核得不行。" t! ?! z0 R: c5 |* }( ?
6 x8 H/ j# W# u V# g" _+ `* a
张朝阳的“物理课”:越玩越专业,越搞越深5 r6 ]' t) l7 L# C0 n: c
其实,这不是张朝阳第一次这么玩了。从2021年底开始,他就搞了一个叫《张朝阳的物理课》的系列直播——你可以理解为“老板亲自上黑板讲物理”。一开始他一个人讲,后来直播间越搞越大,现在都能请来诺奖得主、国际大教授做嘉宾了。& _- K4 r# W {7 ?
+ \1 r. V: u6 `* T- M% \+ ]! ]比如最近除了格罗斯,还有美国科学院院士徐一鸿、英国皇家科学院的**汤大卫(David Tong)**等重量级嘉宾陆续登场。他们讨论的不光是专业知识,还聊AI、外星生命、宇宙、科学传播、甚至科普和教学的区别,话题跨度非常广。$ ], L/ s- p! g, D5 A- ^
+ b, h% o" N3 ]; W" i
这些对话门槛可不低,没点大学物理基础真的听不懂。但别怕,这节目虽然硬核,却越做越出圈。像“AI被炒作”“外星生命存在但不会造访地球”这些内容,都登上了微博热搜榜。
4 ^. n3 T) c! y6 |4 }6 ]! `- i1 _7 @% |9 [
从一人讲黑板课,到请来科学家群聊,张朝阳是真想认真搞科普 |6 M" I$ x: v
回头看张朝阳这几年的直播路,他不是走马观花搞个热闹。他自己是物理学博士,对物理是真有热情。他不怕公式多,不怕内容深,还一直鼓励观众“研究式学习”——不是光听一遍就完事,而是自己动脑推公式、理解背后的逻辑。
$ A* r) {8 n4 u; s1 T% _- F5 Y* E9 k+ U, w4 V9 z: G8 N
他在直播课上,能在几块大黑板前站几个小时,手写推导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²,直接上演物理教学现场。为啥观众买账?因为他真的不是装样子,是真把知识讲明白。
4 {* M. D2 w9 g. f( T; Q6 n
( U( y: u. R6 k5 v有观众说,“我看他直播不仅学了物理,还学了怎么思考问题。”这就不只是科普了,而是潜移默化在训练大家的理性思维和科学素养。5 ]5 ]' N& o% V0 ^" j
! g: Z3 d, K" G% c
直播不只是带货和跳舞,硬核知识直播也能火
) a% @( b. h7 E2 s- @& R) c F) ]说到底,现在的直播行业虽然人多、内容杂,但真正有质量、有深度的直播太少了。带货、娱乐大家都玩腻了,很多人其实特别想看看不一样的东西,想听点有营养的内容。
9 O) V& `" k! t* C& K2 L1 y* |$ s2 p/ F! t$ c Z
张朝阳的《物理课》就刚好填了这个空档:不卖货、不扯闲篇,一边和大教授聊天,一边认真讲知识,让直播间成了能涨知识、能思考的地方。你可能看完直播不会马上成物理博士,但你能感受到一种思考方式,一种解决问题的态度。" s0 O* B( {7 ?3 r9 E8 s* c
4 S( H' @: c5 E, H" m
这不只是张朝阳的个人秀,是一次直播行业的新突破) N7 q3 S v2 Z2 M' \. }
你以为他只是在直播物理?不,他是在把科学传播做到系统化、多平台化、多形态化:除了直播,还有短视频、图文、出版物,甚至线下课程。三本《张朝阳的物理课》已经出了,很多学生、科学爱好者都在追着看。
2 |. n" h/ o: s3 Y9 k) \
/ H+ o0 H6 W% b7 ^他请来的科学家也不是打个酱油,而是真在交流观点。比如汤大卫说,“科普比教学更难,因为要用比喻让人听懂”,张朝阳则坚持,“科学不能一味讨好观众,也得有点深度、有点数学”。# [1 \' U7 n' g( N( Q0 }* X M
/ L$ l$ t3 ? X0 }" b ?这些讨论,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科学精神的分享。这一点,和国外很多一线科普大师(像霍金、费曼那种)是一个路子。% y9 }) S7 o3 \6 w! [
, }2 j Q; W. c7 l8 n知识直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张朝阳已经走在最前面
' l4 H2 h, H( W. E4 k2 E* S3 u目前来说,知识类直播在体量上肯定比不过娱乐直播、带货直播。但张朝阳和他的《物理课》证明了:只要内容够硬,表达够真诚,观众是愿意看的,甚至会上瘾。
: W# y1 h% R; q+ g @0 h. G1 U$ v) ~2 a3 K$ a# x; l
他请科学家、讲前沿、谈方法、推公式——这些看似“反娱乐”的东西,恰恰在直播的娱乐化红海中,杀出一条独特路线。未来谁都不知道直播还会变成什么样,但可以肯定的是,像《张朝阳的物理课》这样真正有内容、有温度、有深度的IP,会越来越值钱。
) c" A3 S4 T. I# D
* W5 X, H. S$ ~) x* B' d所以,如果你还没看过《张朝阳的物理课》,真可以试试。哪怕你不是理工科背景,听听科学家聊聊AI、宇宙、黑洞、思维方式,也能打开不一样的视野。
x* n7 m3 k# O9 ~! O5 B' f" P: k z" C; K8 f0 S# N" E' ]$ X
毕竟,能和诺贝尔得主面对面对话的机会,不是每个直播都有的。: e4 M# X$ V! |1 \% w
% B1 t% w9 I7 K1 N* o) k6 ]!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