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7号,A股市场又“爆雷”了,这次出事的是金通灵(股票代码300091),这家公司被查出连续6年搞财务造假,连报表都是编出来的。结果公司一口气有6个高管被追究刑事责任,妥妥的“玩大了”。
+ R! N+ d/ _- P8 H
( z% c, q8 d% U- X5 Y0 r这是本月第5家因为造假被“拉清单”的上市公司。可以说,监管部门最近明显是动真格了,对那些信披违规、造假圈钱的上市公司开始下狠手。; q3 f3 H# M3 F3 l
- v' R) v4 f) |" n9 d: M连亏当赚报了6年,财务报表“全是戏”
* q* t5 a1 x9 Y k' _* V& W根据公告,检察机关认定金通灵从2017年到2022年,每年年报里都在“做戏”,其中有4年亏损硬是给披成了盈利。这不是偶尔作假,而是系统性、长期地“玩猫腻”。, t6 J' e4 g& y
+ E' {9 t/ W6 t Z/ O# Q
比如2017年和2018年,金通灵每年分别虚增营收5亿多,利润1.4亿多,这不是小打小闹,简直是“批量造假”。到了2021、2022年,虽然金额小了点,但套路没变;甚至2019、2020年还玩出新花样,搞“虚减”,该赚的不报,不该赚的乱报,为了让数据看上去“更健康”。 L. I0 n( r5 k* R( V, t
, r6 `: A1 f4 b- \# F) X造假手法也挺老套的,什么伪造工程进度、提前确认收入、虚构报表,你能想到的基本都用了。$ S/ t1 O8 F5 |! F
! C2 B$ d& q% H0 C+ m更夸张的是,他们2017年收购了一家叫“上海运能”的公司,说这家公司值7.85亿,结果查出来人家净资产只有1个亿,这不是“忽悠”是什么?为了并购圈钱,编造虚假信息,妥妥的欺诈发行。
. r6 L0 Q- e2 \# |/ `
% g1 M) @5 Y1 q/ @% x' X- ^6位高管全被盯上,认罪求宽大
) T: }8 J2 S3 c' V这次涉案的6个人里,包括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董秘、总经理助理、财务部部长,关键岗位一个不少。最核心的是董事长季伟和财务总监袁学礼,他们俩直接负主要责任,其他几位则是“直接责任人员”。) L- h4 e+ y0 G( q& J: R& |* N: Y
# @/ Y+ {6 d7 ~) _* e |: K6 {
按《刑法》来说,这种违规披露和欺诈发行,性质非常恶劣。现在他们都被检察机关起诉了,不过因为这几位主动投案、认罪态度还可以,检察机关建议从宽处理。
% o0 @/ Y7 k" S2 R) \6 i
# L, k/ ]% @- [% j0 y2 i( p+ k7月已经“爆雷”5家,监管正发狠( S5 G6 @- M, K4 V+ X6 V2 D9 i1 n
金通灵只是这波“监管风暴”里的其中一家。整个7月以来,已经有5家A股上市公司因为信息披露造假或欺诈发行被追责了。
7 l, v- `# h- U: x, ^) u1 x/ K# k+ Y0 w
比如:/ x% m# M! N9 [0 F- d5 k
! a, N6 o8 H8 j. j
ST起步:前董事长、总经理、董秘等6个人全被一起起诉;
4 {1 q( G. B1 k6 n( l, N$ Y
# @) A5 ^& x, e+ K! _ST东时:实际控制人被判刑6年半,还被罚了1.7亿元;
2 q) K. _) t5 | E& A0 V" O9 p
+ C0 D) m+ L( ~5 }( a3 ~7 w瑞斯康达:董事长和另一位董事被刑事立案;
+ `* H# N" b8 f( V$ k8 o- ~# F; _4 n" Q
锦州港:两位副总裁被批捕。5 ]6 T7 `5 g8 a
* {/ `( P1 G# r& E+ w
看得出来,现在监管层已经不是靠“罚点款”了,而是直接把造假的人送进法庭,严重的就得坐牢。* _! t: `3 a( G$ X# D; X
- _# u) i; [) O( L3 m为什么现在动手这么狠?1 @/ x8 P* V; e9 C% `( i* [
清华大学的田轩教授说得很清楚:过去太多造假的人,违法成本太低,不怕抓。但现在刑事追责,就等于告诉市场——不是闹着玩的。, z% Y5 t/ Q e9 Z( x
3 h6 w, G$ P- J7 \3 r
你作假,投资者信了你,钱投进去了,结果你报表是假的,这不就是坑散户?所以现在必须对“造假第一责任人”动真格,这样才能维护市场公平、公正,让投资者敢投资、有信心。* j. k3 h7 E. ~( e Q
; d( [9 U& Q" ]9 C# k- S8 p' O# `0 o1 w$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