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以前银行光靠吸存放贷就能“躺着赚钱”,但那种好日子现在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B, q l: [" o# a! }7 N
+ [* L9 Y/ C! }0 k6 k. @; V/ Z! @根据毕马威中国最新发布的《中国银行业调查报告(2025)》来看,现在银行日子还算稳得住,但也面临不少难题,特别是在赚钱这件事上,利息和中间业务的收入都越来越难搞。尤其是在利率一直往下走、全球经济又不稳定的情况下,银行得好好琢磨,下一步该靠啥挣钱。
* d+ w p- p( c; [4 r, Q' P L- e: u1 j' D2 k% `
利息赚得少,银行也开始着急了
% i( c! o2 X: R毕马威的合伙人李砾说,现在银行最头疼的是“净息差”越来越小。简单说,就是贷款赚来的利息跟支付存款的利息之间的差价,在不断缩小。今年一季度,全国商业银行的净息差已经掉到1.43%,比去年底又降了不少。
. a) E/ b- W$ t9 _
* ^! K3 E- I" ^8 x, e- O+ |/ w银行也不是傻站着被打,现在都在尝试转型。以前是拼命卖产品,现在则是更注重“人”——你要啥服务,我给你配齐。例如有的人怕风险、想要保障或者规划消费,银行就开发一整套方案,不再只是卖你一个理财产品就完事。8 d2 v, h/ N9 d: U
! D; S) R1 X2 Y Y( ?" O另外,银行也在想办法搞“非利息收入”,比如炒黄金、做外汇、搞托管、卖保险,甚至自己撮合交易、做金融服务平台,希望能靠这些新业务赚点儿钱。: H; ~0 W$ u, W8 |7 p' U# ]+ x
0 q" W8 [* X7 ^# a4 Y虽然赚得少,但银行整体还挺稳
4 y, J$ B/ Y( q2 Q% B" m) f, o虽然赚钱难了,但李砾说,现在的银行在抗风险能力方面比以前强多了。
5 Q8 v8 c- ]7 K( r+ H. V0 n
: F5 ?, |' i( Y! v+ T6 `比如坏账率(也就是借出去的钱收不回来)在下降;银行手头的流动性也更充足,资本充足率也在稳步上升,这说明银行整体的体质还不错,没那么容易被一两个雷压垮。" d2 q: L# j K5 b& A3 K) s
; _5 K0 O9 B: A Y( q
不过也得承认,利润这块确实压力山大。特别是在低利率和AI飞速发展的当下,银行既要熬过短期的难日子,又得布局长线,不能光盯着眼前这点小利。
) R3 W/ C/ G: v& u1 c; F7 J: s; B+ W3 j
3 a# T# u8 R+ M- H f yAI来了,银行也得卷起来了
) O9 R0 `9 l1 D' K$ w) \$ m: S! t现在银行界一个特别热门的话题就是“AI”。以前银行早就用上了大数据和云计算,现在有了生成式AI,玩法更花样百出。
, S) H1 \& C3 H; [7 o- t( u0 b! o ^) ^# V5 M' a- v
比如AI客服,不再只是机械地回答“你好请问您有什么需要”,而是能跟客户聊深度、聊情感,甚至还能帮你做资产规划;再比如银行的程序员,用AI写代码、测试系统,搞产品迭代也快多了。$ k4 H' y) Z0 T1 A# E8 |, s0 n
2 u/ {! I" l$ q; r# ?2 Z4 p甚至就连非技术人员,也能用AI直接分析数据、查趋势。这波AI浪潮,银行是真的不能再观望了,该上就得上。: g/ G( _8 B3 V% A ~4 s
3 C8 q4 l& L' U: E
不过,现在很多银行还是处在“AI工具化”阶段——也就是用AI解决某些具体问题。未来真正牛的银行,是那些能把AI融入到整个系统中,变成自己的“核心战力”的。
- q9 I; J1 r; x% s% ]# I7 \ f
" N8 w* e4 B7 ^# G5 N未来五年,银行可能会出现这些趋势:* i4 P5 f1 l: x( x7 {
低利率将是常态:贷款赚的钱越来越少,存款的成本又降不下来,净息差还得继续低迷,银行想靠利息赚钱,越来越难。9 r" g# W% p0 _ }& a
1 z. V2 i, x$ }. J1 c+ d
AI战略全面铺开:银行不光用AI省成本,更是希望靠AI抓住客户,用智能服务吸引大家多用自家产品,最终带动收入增长。) m: C$ F4 `1 Q" k! D2 @4 s, h. m
8 e0 q; M( e7 u H7 `
重点金融领域会有实质进展:比如“科创银行”“养老金融”“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等等,这些以前只是框架,现在开始往落地方向推进。6 k" y2 W" K# F; {, V* }
$ }' g1 i& l! x风控也要升级:现在的风险不止是传统的“借出去收不回来”,还多了跨境流动、气候风险、加密资产等新麻烦。监管和技术也要同步升级,甚至要用上区块链搞全流程穿透式监管。+ ], M) P# S; {+ E! o3 ~$ l% n/ `# \
5 G" `& ]4 |5 U" p" }/ J0 i$ q
- l% d7 v9 m( n- }& V,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