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句大实话——白酒这玩意儿,基本没啥未来了。5 L# ]2 n3 M0 {: U3 v; Y
9 W0 z8 S) r6 p. B+ @60后身体不行,喝不动了;00后呢,不但人数少了一大截,还压根不吃那套“酒桌文化”,就算喝酒,也更爱度数低、口感轻的酒,啥精酿、预调鸡尾酒那才是他们的菜。
: q4 }6 H1 [) `* p" F+ o0 Z/ U) H+ E; I: J
你说他们以后年纪大了会不会爱上白酒?别想了,没戏。尤其是现在,连“史上最严禁酒令”都出台了,整个白酒行业的“棺材板”都快被钉死了。
5 m: s1 _) h# ]1 G# U% l: N
! s7 i& a/ J) a# _5 c不过,这事对茅台来说,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 [' A9 @# s% M& n# U3 R
% F% `) ^7 i! d1 L, _怎么理解?
' {& ?* p$ ^, [( |2 ^
% | a% K, J9 x你看表圈。机械表不是被智能手表冲击得七零八落吗?可人家劳力士照样卖得飞起,一年能卖超100万只,销售额都上百亿欧元了。就连曾毅(凤凰传奇那个)都说,朋友送他个表,他一看还以为是劳力士。& ?1 {* r. P2 v* \% L- X
0 R% o9 Q, ]! Z4 Z
所以说,当整个行业萎了,有两件事一定会发生:
* V4 E) f/ s; u* Q( J! V1 o/ y) i4 _5 a6 j/ c+ e
第一,资本会跑路,这行业没人投了;
7 M$ E$ ?; ]) u第二,头部品牌反而越来越强。
. C% g6 [* ?( t# f' t! o, K) M' ~
6 z- v: Y2 X' Q$ |: Y这就是“马太效应”——穷的更穷,富的更富。& _2 a; j8 x9 k) D* _
% d+ f& t# a2 L( c$ L+ Y
禁酒令,就是在告诉资本:别再幻想白酒这个赛道了。什么“喝酒吃药”那套防御性组合,也不保险了。聪明钱早去投芯片、投AI、投具身智能了。
% x7 z! Z9 r, Q- o7 F2 S) k. k8 ~& f: I1 Q8 B! f- S* G! j8 y
可即便产业下行,茅台依然能稳如老狗。+ r) C4 [- o9 L4 |
9 d P4 [' c2 `9 r2 ]- B1 D& u现在确实有声音说,终端零售价都跌破2000了,茅台还能稳得住吗?
4 @+ v3 w! S& q- e$ }* q
9 E9 w% k. E) w |$ X放心。虽然囤茅台的黄牛要完蛋,但茅台这家公司,活得会比以前更好。' q) q. d# B* w: b3 C
: m) v; i' c2 f" @' w; c/ }: T+ [
怎么理解这个看起来有点“反直觉”的逻辑?/ n( m3 m9 I% L' \
3 }4 \% C" c) ^, ]' I* Y, b" K
茅台的最大难题:贵,但没赚到这个贵的钱
2 g6 _& y7 V% ~' B) Y其实茅台的问题一直是:老百姓对高端酒的需求很旺盛,可被经销商和黄牛搞得价格虚高,大家买不起。
! U% z% U' Y1 P! K0 r0 S, [' Y' B
你说1499块的茅台,谁请客吃饭没点消费能力?中产家庭婚宴、升学宴,这个价格完全能接受。
2 z. f2 A9 d6 {0 ]/ k% i* \( w; v" m; T& w' R' \
问题是,经销商炒作后,市场价动辄3000多,吓退了不少普通消费者。可你以为茅台因此赚了很多钱吗?没有啊。
# T& s, f$ q$ D _; L: q7 N4 X' W- f4 j/ T* t* d4 R" K
茅台真正的出厂价就两个档次:
& m G: e J1 p( B% |
' X. `8 `7 j0 @+ M8 M8 F6 D4 M经销商批发价:以前是969,现在也就涨到1169;5 }! K3 i7 G; f7 k" _
" [ O& p8 Q/ [, q
电商、大超市的直销价:以前是1299,现在略涨,但也就那样。
|( \( u. i6 a: \3 Y. ]" ^
2 ~! l- ^/ a. f! U7 @3 l7 g( S不管外面炒多高,茅台从出厂那一刻,就定好了它赚多少钱。
, O5 n- Q$ G h+ _! D, j
4 F4 f+ w$ P y( z( |% |6 B0 G那外面那些“天价差价”,都被谁赚走了?黄牛、经销商,甚至还有各种“关系户”。
2 C/ N& b5 V2 y0 d O [! F" g% e/ C; { }/ l3 f5 N: [0 n
可别忘了,茅台是卖得越多,营收越高。它真不在乎市场价多少,它在乎的是销量。
1 s2 a: h% R( z) d) N+ k8 \: H" Q6 u- F7 Q- g
看2024年的财报,营收1741亿,净利润862亿,连续6年两位数增长,虽然增速稍慢,但还稳得住。5 s0 K2 A% z% i ^+ e+ B
/ ?: h5 N. l' j而且,茅台这两年重拳砍向了经销商,大力推自营。2024年直销收入占到了43.8%,一季度更是升到45.9%,i茅台平台注册用户超7600万,年化GMV超600亿,毛利率直接拉到95%+!
7 W9 _6 u. F9 [. i2 D# y; y1 D$ e3 R; H5 U- p
茅台已经在削掉自己“稀缺”的外衣,走的是“LV+可乐”的混合路线。
6 b; L6 m E, r# O+ ^5 m) G, C+ ^
7 L" W/ W% h, XLV你觉得稀缺吗?人家到处都有卖,照样高端。2 Z. j/ \2 f( x7 U
可口可乐呢?完全不稀缺,但价值稳得一匹。1 `5 M- j# g5 p- y0 H
7 r" [% z/ d3 K+ X所以,“茅台稀缺才有价值”——这话是黄牛编的鬼话。/ V& T W; m5 g( |* J
! a' p8 W, _5 t: w X6 W
接下来,茅台就是要不稀缺,让人人都能喝得起,然后喝上瘾。5 }) l; G6 p F8 l0 S
5 n1 S' D1 a9 U0 T: U9 b* F- g经销商:曾经的靠山,如今的绊脚石
* V1 L3 j- L2 j( D早从2019年起,茅台就开始砍经销商了,砍掉了袁仁国时期三分之一,还不止。
8 H3 V4 B! ^) c8 {$ q
! r2 z) O$ L' @$ C* q0 |# }为啥?简单,直销更赚钱。6 S3 ]9 E5 M& ]
# q1 ~6 K% Q# R7 c. e* S
经销商不就是炒货的吗?砍了他们,利润就厚了,价格也能控制住。
9 L. j! D/ W0 t. s! r6 d: _/ q
, R) y% E7 M: h, }当然,经销商是茅台多年合作的“利益共同体”,所以张德芹(现任董事长)提了个说法,叫“价值共同体”,给大家一个台阶下。
}9 }( i) ?* o v0 \# L* I$ b9 L8 H0 S# `5 L" m2 M
但说到底,茅台还是听贵州国资委的——它可是贵州最赚钱的上市公司,撑着全省的财政命脉。
( c( y" W4 i B* }0 \$ E1 s' m4 n# @: w: V3 q; y6 A/ g
你知道吗?光是分红,2024年就给国资委上交了647亿元!
6 z) |3 P( j+ _" X) B x' J. ?7 N' I4 k' t- N& k/ u1 T7 o
一个茅台,就能缓解贵州的债务问题。你说它能不拼利润吗?
6 \4 C0 T- w1 t) V2 i# t8 i' _: D$ E7 A, R5 F: ~) k+ Z
茅台的全民化,次高端要哭了
$ t+ C z, \3 u0 Z7 i) X0 ^$ f: m回归1499元后,茅台正好卡在“喝得起”的门槛上。
9 G) y6 C8 w8 e/ ~
9 R4 Y' S0 l0 E) O* O$ ~你想想:如果能1499块喝飞天茅台,谁还会去买那些800块的所谓“次高端”酒?那些酒原本就是为了“没资格上桌喝茅台”的人准备的,现在茅台价格合适又不稀缺了,还要它们干嘛?
! l$ B4 h. T, o9 r# }9 h& `0 L+ c& m3 a- n
尤其禁酒令一来,那些“喝不喝无所谓”的应酬场合大幅减少。剩下的“该喝”的正式场合和家宴,大家更愿意选品质稳、价格合理的飞天。
$ R3 I( Z6 l$ A$ W( h! c4 l* s0 b) n6 {
而且别忘了,茅台还有系列酒,比如习酒,价格低一点,品质也不差,跟着飞天一块涨。
8 @' O- X) Q% F7 B' s1 U' Y" D3 |' _* L& A
茅台早就有这个“全民可口可乐化”的设想了。
* u( Y* M9 N6 f3 D- G6 p! @
( o- m) f( k! L7 @, v现在的i茅台也开始卖茅台冰淇淋、茅台巧克力这些东西,就是为了吸引年轻人,尤其是Z世代。
' N% [& u+ O6 c& i7 P0 S, ~8 u3 d5 k, ?" V- R" P
当然,目前主力还是在系列酒上搞创新,毕竟不能让飞天的高端形象一下被拉下来。但趋势很明显:一步一步降低“稀缺神话”,扩大用户群体。
6 D9 [- {2 i9 X& V, \$ V& O3 a3 U. H/ S( Z/ w
等哪天铺到位了,茅台说不定真的会在外地设厂,到那时,飞天也能像青啤一样:不一定每一口都是“原厂味”,但卖得依然好。2 k1 y( @0 d F3 x
5 F; X _' D5 U; \
' K- e, V4 O( G# G2 l f!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