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4月底是上市公司必须交年报的“最后大限”,俗话说“丑媳妇总得见公婆”。像那些业绩好的公司,早就交卷了,唯独那些业绩不咋地、甚至可能要爆雷的,就一个劲拖,能拖到最后一刻就拖到最后一刻。# |, _1 e4 S, Z& j3 @
) `4 w' {! l3 M+ c% N6 p: w东阿阿胶不一样,它4月27号交的不是年报,而是2025年一季报,而且表面数据还不错看:$ R& Z; Z3 j }. U4 f5 f
+ D' W1 O/ ~1 h" p& _( ^5 |& y
纺织品17.19亿元,同比涨了18%多;0 x9 V/ Y/ Y: A7 a5 }8 b
2 b7 R" D4 `/ A2 P: _- L' h
4.25亿,同期涨了20%;: c' c/ E8 M- `
" c4 a+ i$ ]: g4 C扣非增幅较大,超过26%;) Y2 @8 x p" ~) V! X, D
! r, x; X2 G' ]4 h2 n( l, s手头现金加理财还有82亿。/ [ T% j4 N) n9 `! B+ _
% K+ I" F" J Q6 ~: I! J' N
按理说,这种业绩放其他公司上面,怎么也得来个股价上涨吧? 结果呢,东阿阿胶一开盘就跳空低开,最后干脆跌停板封死,直接来了个“净利涨、股价砸”的骚操作!
" [% i0 D7 J6 {! R5 |6 u9 j& Y3 P6 {9 V8 E. F- z
而且不光跌一天,第二天又跌了2%多。关键是成交量暴涨,4月28号当天卖成交16个亿,是平时的好几倍。龙虎榜一看,果不其然,机构跑得比谁都快,基本上家家都净卖出了几千万,最多的了超1亿。
, |4 _& N7 l- e( {' y; Z
# q+ |! m( c! X; S- t, _那机构为啥这么急着跑呢?肯定是发现了财报背后不太对劲的地方。果然,东阿阿胶这份报表虽然利润相当漂亮,但账单却严重恶化了。* E: u2 r- Q3 Z/ T
8 ]2 w, Y# `# s6 F$ O }
经营净额直接变负数了,亏了3亿多,同比下降147%。这很吓人了:赚钱一看是赚了,但钱却没回到公司账户上。
' b J! e, U9 [; ^* _9 x+ \9 f) e, X* S
继续深挖,应收款从原来的0.79亿一下子飙到5.41亿,涨了整整580%!啥意思?就是公司大量“赊销”出去的货,钱还没收回来。公司自己也承认,为了推广男性滋补产品,是用授信方式发货了。! P3 d+ @3 b7 f. }; C8 ^
o0 n5 X7 v9 V问题来了,这不是和以前那次大崩盘一条路数吗?+ V1 H* N: Q' x' I" S
$ ~% s3 K7 s' o) ?* I# r2 u1 b老股民都想起了当年“老秦”时期的惨案——东阿阿胶前总裁秦玉峰,从2006年开始股价一直疯狂涨,短短几年时间,阿胶块从80块涨到2700块,硬是炒成了“药中茅台”。股价靠涨,公司近乎一路飞涨,市值也翻了几倍,成了A股白马代表。
* q. j' A; a2 X$ R( T/ j0 I' A ^& c4 S; S5 ?
可问题是,价格炒太高没人买单了,2018年销量掉头继续。为了保单,公司开始拼命赊销,结果应收账款暴增,经销商库存积压,最后彻底翻车,2019年直接亏了4.44亿,股价也跟着连跌了两年。
/ [$ P, ^/ B6 ~0 z1 M- E9 a' O, P3 V- s, r5 A
所以现在大家担心的,就是东阿阿胶又要重蹈覆辙了。
' e7 C" s9 ]1 Y) d
- _3 l7 k# p, O( |! _( @. O$ p4 d虽然后来公司痛定思痛,换了策略,不涨价反而连续5年降价,还压缩了库存,2022年-2024年股价也一路猛涨,从20多块干到近70块,基金大量堆地买入。
( B1 a- \8 j' j: t, _; {
* i: T O7 v$ t但现在又突然搞赊销、鲸出问题,机构们肯定是先察觉到风险,赶紧跑路。对于中药类这种其实等于“快消品”的公司来说,利润看起来不一定真的“香”,这才是硬通货。) V1 |! w0 O1 W+ q1 O
- z i& {. l8 ?8 e+ w7 n
总结一句:6 n; @$ e! b0 C2 p. J) C
业绩再亮眼,不想拉胯,基金先跑没商量。散户还在说“这是错杀”,人家机构提前翻到最后一页。) [! z, a X4 h7 s( Z( `
7 Y; c C. H2 @4 ]; }2 Q; |( h' h, G& M5 U. W9 \% j
6 i# w- I7 \5 T( T! \, N5 D) d
: v+ |! x, ~2 b* H& N$ F6 A% r!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