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王要卖啤酒了!蜜雪冰城豪掷3亿杀进鲜啤圈,6块钱的精酿要来了!
最近饮品圈又炸了——奶茶、咖啡都玩明白的“雪王”,这次盯上了鲜啤!
前几天,蜜雪冰城正式官宣:要花将近 3亿元人民币 收购“鲜啤福鹿家”53%的股权。
交易一完成,福鹿家就变成蜜雪冰城的亲儿子,直接并进集团体系。
更有意思的是,这家福鹿家本来就和蜜雪冰城是一家人。
它的幕后老板田海霞,其实就是蜜雪冰城CEO张红甫的老婆。
她以前搞过便利店品牌“芙鹿家”,后来转型做啤酒,孵化出了现在的“福鹿家”。
一场从奶茶到啤酒的“雪王式接管”
福鹿家主打的就是平价精酿鲜啤,一杯6到10块,走的跟蜜雪一样的路线——
价格亲民、走量、加盟多。
它的盈利方式也和蜜雪那一套如出一辙:靠加盟商开店、总部供应设备和物料赚钱。
到今年8月底,福鹿家全国已经开了 1200家门店,覆盖了28个省市。
虽然去年还亏了一百多万,但今年就扭亏为盈,赚了小一百万。
这速度,不得不说挺惊人。
蜜雪看中它,也不奇怪。
这下好了,蜜雪冰城有“幸运咖”管早上、有奶茶管下午,再加上“福鹿家”的鲜啤管晚上,
等于直接包圆了消费者的一天——从早喝到晚!
鲜啤市场:新的千亿蓝海
那为啥雪王要搞啤酒?
原因很简单——茶饮和咖啡都卷烂了。
现在的鲜啤,还算是蓝海。
行业数据显示:
2025年中国鲜啤市场规模预计能到 800亿,2030年甚至有望冲到 1500亿,
年增长率在12%-15%之间。
潜力非常大。
以前的啤酒行业靠“量”,现在拼的是“质”和“体验感”。
而鲜打啤酒——讲究新鲜、讲究口感——正好迎合了这个趋势。
再加上年轻人(90后、00后)喝酒更挑剔,
不光要好喝,还得有香气、有风味、有个性。
这种需求正好给了精酿和鲜啤机会。
更别提,夜经济这几年火得不行。
数据显示,全国有六成消费发生在晚上。
尤其是三四线城市,10块一杯的现打鲜啤,
简直就是“平价小酒馆”的完美替代。
“奶茶店式鲜啤”,能跑得通吗?
其实,蜜雪不是第一个想这么干的。
像优布劳、泰山原浆这些品牌,早就开始尝试“奶茶店+鲜啤”的模式。
优布劳全国门店2000多家,年销量上亿杯;
泰山原浆主打短保、原浆、纯净酿造。
还有“鲜啤30公里”,背靠乐惠国际,也干得风生水起。
这些品牌的共通点是:
都走轻量化路线——小店铺、低成本、可加盟。
就像开奶茶店那样,复制得快。
而福鹿家主打的外带型鲜啤店,更像是“平价版优布劳”:
店铺明亮、颜色鲜艳,一看就有蜜雪的影子。
最关键的是——价格!
6到10块的鲜啤,几乎人人都能接受,
刚好卡在工业啤酒和高端精酿之间的空档。
这样一看,用“奶茶思维”做鲜啤,真挺聪明的。
比起那种靠氛围卖酒的小酒馆(像海伦司),
这种店模式轻、复制快、更容易下沉到县城。
雪王的底气:供应链 + 物流 + 加盟体系
蜜雪的优势,不光是便宜。
它那套供应链和物流体系,别人真学不来。
蜜雪现在全国有27个仓库,冷链配送能覆盖31个省份、300个城市。
这套系统,原本就是为了送奶茶原料建的,
现在一拿来送鲜啤,刚好解决了“鲜啤保质期短”的难题。
再加上福鹿家的原料(比如果汁、茶叶)还能直接用蜜雪供应链的原材料,
这协同能力,别人羡慕都羡慕不来。
可以说,蜜雪入局鲜啤,不只是想多卖点酒,
更像是要复制它在奶茶赛道创造的那种“价格屠夫”神话。
但要重演“雪王神话”,没那么容易
当然,啤酒不是奶茶。
鲜啤保质期只有几天,配送半径一长就容易坏。
要保证口感和新鲜,供应链必须更稳定。
尤其是未来要冲到5000家、1万家门店的时候,
冷链压力会非常大。
还有一点:精酿啤酒的品牌感和文化氛围也很重要。
如果太“便宜”,可能反而让人觉得不够格。
蜜雪要怎么在“平价”和“品质”之间找到平衡,
这将决定福鹿家能不能成下一个“雪王奇迹”。
蜜雪这脑子太灵了,别人还在卷奶茶口味,它已经跑去卷啤酒价了。平价鲜啤+加盟模式,这事要真跑通,夜市都能被它占领。 雪王这招够狠的啊!奶茶喝遍了,又盯上鲜啤,价格低又能下沉到县城,想想都觉得能抢到一大片市场,可冷链和口感可得盯紧,玩不好就翻车。 蜜雪冰城要卖鲜啤了啊,这生意越做越大花样越来越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