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版 发表于 2025-9-22 09:52

始祖鸟“炸山”翻车:烟花散了,信任没了

9月19日,本来是一场想载入史册的艺术秀:始祖鸟请来了艺术家蔡国强,在喜马拉雅5500米的高山上放了一场叫《升龙》的烟花。品牌方说这是“致敬高山文化”。

结果,“龙”没飞起来,倒是点燃了一片舆论的火海。

“在脆弱的高原炸山?”“无痕山林理念呢?全炸没了?”——社交媒体上骂声一片。这个被中产当成“身份象征”的户外顶流品牌,直接被推上了舆论审判席。

始祖鸟紧急道歉,母公司安踏选择沉默,但市场和消费者没等声明,已经先投了“反对票”。这一把烟花,不光烧掉了“敬畏自然”的人设,还可能让安踏多年布局的“高端增长”战略翻车。

炸掉的,不止是山,还有品牌故事

其实,始祖鸟在中国能这么火,少不了安踏2019年的那场大收购。花了46亿欧元,把亚玛芬体育买了下来,然后给始祖鸟量身定制了一套“运动奢侈品”的打法。

门店直接搬到一线城市核心商圈,和奢侈品比肩。南京西路2400平米的旗舰店,还被叫成“始祖鸟博物馆”。营销更是花活不断:

“穿鸟洗澡”的视频刷屏;

LV男装总监穿着Alpha SV走秀;

龙年限定冲锋衣8200块,二级市场炒到1.2万。

一步步把始祖鸟从“户外装备”变成了“社交货币”,成功混进“中产三件套”。

但所有这些营销,其实都是建立在一个核心叙事上:专业、敬畏自然。官网天天挂着“负责任制造”,社群搞“山地课堂”,立人设立得相当高。

结果现在呢?一个打着“敬畏自然”旗号的品牌,最后居然选择在高山上炸烟花。讽刺不讽刺?这直接把自己的人设掀翻了。

消费者的反馈也很直接:有人退货,有人发誓再也不买。护城河建了十几年,一夜之间塌方。

光环退去,增长见顶

其实,就算没有这场烟花,始祖鸟的增长也早就开始“掉速”了。

财报显示,2023年二季度同店销售还在80%高增长,到了2025年只剩15%。整体营收增速,也从34%掉到23%。

原因很现实:

消费者退坑。当“中产滤镜”碎了,当“广场大爷都在穿”,原本追求专业和独特的核心用户,就不想当冤大头了。

价格和质量错位。几千块的衣服,却频繁被投诉“开胶”“起球”“logo掉”。有消费者直接对比:“在日本买四件Montbell的钱,只够在国内买一件始祖鸟。”

对手崛起。Mammut、Klättermusen、Norrøna这些国外老牌在圈子里越来越受欢迎,本土凯乐石也在追赶。市场碎片化了,不再是“始祖鸟一家独大”。

说白了,光环退去之后,留给市场的就是一件普通的户外冲锋衣。而冲锋衣,可不是只有它一家能做。

安踏的增长焦虑,藏不住了

始祖鸟翻车,本质上也折射了安踏的焦虑。

安踏主品牌增速只有5.4%,FILA也从明星业务掉到个位数增长。那怎么办?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第三增长曲线”——始祖鸟身上。

于是,安踏拿着当年做FILA的那套逻辑,硬套到始祖鸟身上。但问题是:FILA是靠潮牌打法起量,始祖鸟的灵魂却是“敬畏自然”。结果一着急,就搞出了这场“炸山”营销,彻底把灵魂丢了。

这也是安踏的老毛病:并购、扩张、财报好看,但品牌文化理解和长期价值守护,始终缺了一块。苍源资本创始人霍中彦就评价过:安踏像“一台没有灵魂的增长机器”。

写在最后

海拔5500米的烟花早就散了,但留给始祖鸟的,不是浪漫,而是一地鸡毛。

始祖鸟要想止血,得重新回到“专业”和“自然”上,尽快修补消费者的信任裂口。

而安踏,这场危机其实更像一面镜子。财务报表能漂亮几年,但要走向百年企业,不能光靠“买买买”,也不能光靠营销花活。品牌的灵魂和价值观,才是真正能让它走远的东西。


风云变幻 发表于 2025-9-22 10:05

始祖鸟这波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本来靠“敬畏自然”吃饭,结果自己先把山给炸了。人设一崩,就跟明星塌房一样,粉丝掉得比烟花还快。

闭着眼下注 发表于 2025-9-22 14:39

这行为我肯定是不赞成的,无论高原的环境变化会不会跟我生活有密切关系。我也是支持一定要注重环境保护

傻傻狠有福 发表于 2025-9-22 20:13

这件事情是很大网上都在说了,怎么能在喜马拉雅山上放烟花呢,保护都来不及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始祖鸟“炸山”翻车:烟花散了,信任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