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蘑菇大王”到“零食之王”:万辰集团的神级转型
这家公司你可能不陌生,原来是靠卖食用菌发家的,2021年还被称作“食用菌第一股”。但谁能想到,短短几年时间,它已经摇身一变,成了中国最大的量贩零食集团,市值高达374亿元,现在还要冲击“量贩零食第一股”。一、从蘑菇到零食:家族企业的“神奇转型”
万辰集团2011年成立,创始人是“沃尔玛蘑菇供应商”王健坤。他是典型的“农民企业家”,当年靠给外资超市供应蘑菇打响名号,被叫做“蘑菇大王”。2021年,他把公司送上A股,成了“食用菌第一股”。
可家族成员觉得光卖蘑菇太小气,想抓住新消费的风口。于是2022年,万辰一口气买下好想来、来优品、吖嘀吖嘀、老婆大人等一堆零食品牌,统一整合成好想来。从那一刻起,万辰正式从“种蘑菇”跨界到“卖零食”。
结果,这一跨界直接改写了公司命运:
3年内,好想来门店数从不到100家,暴涨到 1.6万家;
2024年营收 323亿元,同比增长248%;
2025年上半年营收 225.83亿元,净利润暴涨 5万倍。
如今,万辰集团不光是A股零食龙头,还坐稳了“中国零食之王”的宝座。
二、疯狂的量贩零食,为啥能火?
“来来来,好想来……”这句魔性广告语,你一定听过。就像拼多多撕开零售市场的一个口子,好想来也用“便宜又多”的打法俘获了年轻人。
量贩零食的逻辑其实很简单:直采、低价,把零食价格打到超市的一半左右。对精打细算的Z世代来说,这种“便宜得真实”的体验,比盲目追求大牌更有吸引力。
资本市场也为此疯狂。2023年新消费市场规模超10万亿,到了2025年依旧是港股IPO的热门赛道。蜜雪冰城认购火爆,泡泡玛特股价飙升……在这种背景下,万辰集团的转型几乎踩中了最好的时间点。
三、家族剧本:父亲卖蘑菇,儿子卖零食
不过,万辰的故事不仅是生意传奇,还有一层家族色彩。
创始人王健坤,是个实打实的蘑菇专家。他研发的技术产量比传统模式高40倍,还成了沃尔玛的供应商,媒体称他“科研型农民企业家”。
可惜,2025年他因为个人原因被调查,后来辞去了职务。此后,公司交到90后儿子王泽宁和其他亲戚手里。
王泽宁是个“二代”典型案例:在美国留学,有投资背景,回国后在万辰多家公司锻炼。他对新消费、资本市场的理解,比父亲更敏锐。于是,父亲花十年卖蘑菇打基础,儿子三年靠零食直接让公司翻身,还把利润做到了惊人的增长。
可以说,这是一个“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真实版本。
四、下一站:港股“量贩零食第一股”?
目前,中国量贩零食市场格局是“南有零食很忙,北有万辰”。零食很忙已经在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但能否顺利过会还不确定。
万辰集团此时选择启动港股IPO,就是要抢这个“第一股”的头衔。毕竟,它已经是行业门店规模最大、营收增速最快的零食巨头。
如果港股上市成功,万辰就会成为资本市场上的“双料第一股”:
A股的“食用菌第一股”;
港股的“量贩零食第一股”。
父亲靠蘑菇敲开资本市场大门,儿子靠零食接力二次创业,这样的剧本,简直可以写进中国商业史。
不得不说这波转型真是玩得溜啊,蘑菇能卖成零食大王,这操作一般人真想不到。谁能想到几年时间就干到300多亿市值,这家族是真有生意头脑。 万辰这操作太狠了,老爸靠蘑菇起家稳稳打开市场,儿子一接手直接跨界卖零食 企业能够做到这样的成功转型,确实是很厉害的,看看之后还能够走多远吧。 我们这里也有“好想来”零食店,但规模远不如“赵一鸣”零食店。现在这类超市模式同质化非常严重,大家盲目的扩张竞争,最终后果严重。 黑雨衣大盗 发表于 2025-9-3 12:14
企业能够做到这样的成功转型,确实是很厉害的,看看之后还能够走多远吧。 ...
是的,现在看起来很热闹,但能走多远也是不知道。不过懦夫不敢出门,弱者死在路上,只有强者永远在路上。 a东序 发表于 2025-9-3 10:54
万辰这操作太狠了,老爸靠蘑菇起家稳稳打开市场,儿子一接手直接跨界卖零食 ...
这就是虎父无犬子,一代胜过一代才是一个家族希望的延续了。 企业转型是正确的选择,每一位企业家都想做大做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