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版 发表于 2025-8-28 11:13

罗永浩对谈何小鹏:49条关键信息首次公开

8月26日,罗永浩上线了一期播客,和小鹏汽车CEO何小鹏聊了将近三个小时。整个对话信息量非常大,梳理出了49条此前很少对外公开的细节。以下是整理后的重点:

一、创业、投资和财富观

何小鹏1999年大学毕业,前两三年干过十几个工种:工程师、测试、运维、客服、售前、产品、策划……几乎全都体验过。

那时候他觉得财务自由有四条路:买彩票、买房子、拿期权、创业。彩票他中过500块,买房没钱,倒是入职亚信时拿了1000股股票,价值相当于当时广州两套房。

创业初期他在融资上吃过亏,同行放卫星报高估值,他被“误导”,觉得投资人给的估值太低,结果错过好几次融资。后来他请俞永福帮忙补课。

创业团队名片上印的都是副职,像副总、VP,不写CEO。原因很简单:年轻没经验,不想被逼着当场拍板。

曾有老板包下千平米大包间宴请他,逼他签合同,幸好有“副总”这个身份挡了下,不然可能就出事了。

UC刚起步时,网易丁磊本来要投他做移动邮件,最后没成,但借了80万帮他撑过两年。后来小鹏转做浏览器,这才成了UC。

卖掉UC后,他第一次面对巨额财富,一度不知怎么打理,投资也踩过坑。两三年后才逐渐稳住心态。

他觉得自己能成,运气是一方面,但更关键是找对了合伙人和投资人,能“共患难、共成长”。

早期还开过一家公司叫“龙园”,小而美,但最后没有做大。

他承认自己脾气暴躁,甚至工位上贴过纸条“想骂人,明天再骂”。创业过程把他慢慢磨得圆润。

总结下来,他认为创业最重要的是“节奏感”。

投新能源车并不是计划好的,而是朋友提醒他:聊到造车时,你眼睛会发光。

他给创业者的建议是:别做太大。但现实又会逼你往大了走,这就是痛苦。

二、小鹏汽车的故事

何小鹏透露:如果今年四季度能盈利,将是小鹏汽车成立以来第一次实现季度盈利。

2024年二季度销量很差,他连着和几十桌员工吃饭打气,讲为什么会变好、怎么变好,但效果有限,差不多30%的核心员工还是离开了。

他认为小鹏的至暗时刻有两次:2019年缺钱,2022年底是因为自己决策出了大问题。

他不喜欢在社交媒体发声,但为了公司不得不营业。不过他不强制高管们玩社媒。

办公室装了双层隔音门,因为副手王凤英骂人声音太大,他也怕自己发火影响外面员工。

小鹏设立了一个“质量运营中心”,专门做过程检核,他建议大型科技公司都该设这样的部门。

他回归一线时,花了一年多调整组织架构,90%的一线部门负责人都换了。

能做到不引发大震动,是因为他更懂人性,时机和方式都合适,很多人主动退休还拿了荣誉头衔。

品牌名“橙子汽车”原本被洗车店注册,要价几百万,小鹏没钱,只能用“小鹏汽车”。

他承认小米汽车给了他不少启发,尤其是“颜值”这件事——不仅要喊口号,还要真投入资源。

他本人不拍板造型设计,而是调整了设计逻辑:更多用户反馈、更大设计师权限,流程从“约束”改成“配合”。

最近一年多,他亲自研究时尚,把“科技+时尚”作为品牌方向。

P7上市前大换血,设计团队多达400多人,其中很多来自海外,一号位就是欧洲人。

品牌定位也走过弯路,最初说“有技术基因”,但太泛。现在聚焦“自动驾驶”和“科技+时尚”。

三、AI、机器人和飞行汽车

他认为自动驾驶未来会分“有人开的L4”和“无人开的L4”,技术2-5年可实现,但用户接受可能要5-20年。

他直言现在不少车企在AI上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光说不做。

参加AI会议时,他发现几百家公司里,能做预训练的只有三四家。

未来五年,物理世界最大机会是自动驾驶和人形机器人。他动心造机器人,源于想照顾年迈的父亲。

他每周都会和公司内外的AI专家一起解读论文,对听不懂的地方请教到懂。

他没想过退休。

预计五年内,汽车淘汰赛就见分晓,中国能留下五家,但目前没有任何一家能说稳拿船票,连特斯拉也有挑战。

他觉得很多中国车企有点“迷之自信”。

做飞行汽车时曾邀请罗永浩,还想帮他还债,但老罗拒绝了,怕合作不成反而尴尬。

飞行汽车每天申请几千次飞行,每月试飞上万次,但他自己只坐过10次。

安全系数设定是电动车的3000倍,研发过程中没出过人命,创始人赵德力摔过三次。

他计划今年四季度亲自开飞行汽车,明年正式卖,每台100万左右。

他只想做无人驾驶的硬件软件,不想做出租车运营。

他认为小鹏在自动驾驶AI算力上比新势力同行强3到10倍。

他计划每年在AI上投入300亿,在硬件和相关软件投200亿,总共500亿。他称这需要每年至少5000亿收入来支撑,还只是“净重”。所以必须做高利润业务。

做AI时他会选择性聚焦,不做数字世界的基座,专注物理世界,比如自动驾驶、车载大模型、机器人。

他强调,AI不能靠融资烧钱,必须靠自我造血。

对新技术快速迭代的看法是:数字产业十年已经很快,实体世界要慢得多。

对通用人工智能,他态度偏悲观。

他说即使汽车做到极致,社会上还有很多有趣的事值得去做。


风吟月 发表于 2025-8-28 11:28

老何这段经历太真实了,从UC一路折腾到造车、再到搞飞行汽车,感觉就是一路被坑过、也踩过坑,才慢慢摸出来的。看下来他其实比很多车企老板要更务实。

a东序 发表于 2025-8-28 11:38

这思路挺稳妥,未来几年小鹏能不能把中国车企翻身牌打出来,看点十足。

易天一人 发表于 2025-8-28 20:20

站得高看得远这是能够发展的前提,这些企业领头人能改变世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罗永浩对谈何小鹏:49条关键信息首次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