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半年报亏2.4亿,“胖东来化”改造才刚起步
永辉超市刚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财报,情况不太乐观。上半年净亏损2.41亿元,营收299.48亿元,同比下滑了20.73%,去年还能赚2.75亿元的利润,今年彻底翻亏。公司也说了亏损原因:
整体销售规模下降;
商品供应链改革短期压低了毛利,综合毛利率降到20.8%;
上半年关了227家亏损门店,赔了租金、人力和处理资产的钱;
还因为手里持有的Advantage Solutions股票跌了1.84亿元。
投资者关心会不会被ST,董秘黄晓枫直接说,公司有持续经营能力,不存在ST风险。财务总监吴凯补充,因为闭店集中,全年收入可能低于去年,但改造后的门店下半年销售有望明显回升,第四季度预计改善明显。已经改好的门店销售翻番,进入稳定期的门店也实现盈利。
董事长张轩松表示,闭店和改造都是按计划推进的,公司现金流够用,还打算通过定向增发优化资本结构。
值得一提的是,永辉已经连续四年亏损了,2021到2024年分别亏了39.44亿、27.63亿、13.29亿、14.65亿元。
为了自救,永辉自2023下半年开始全面学习“胖东来模式”,2024年5月正式启动改造。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已有124家门店改造完成,计划到2026年春节前把改造门店扩大到300家。
调改的效果很明显:日均销售额和客流量都大幅提升,一季度已有41家稳态门店累计盈利7472万元,平均每家每月净赚60多万,个别门店销售额甚至翻了6倍。北京石景山和福州奥体店就是例子。
但整体业绩还没扭转,是因为124家改造门店只占总门店534家的23%,还没形成规模效应。永辉自己也知道,只有把改造门店扩到300家、过半之后,才能真正支撑整体业绩。
除了业绩,永辉还面临供应链和食品安全问题。采购体系管理混乱多年,今年开始加紧改革,叶国富还发公开信要求供应商合作共建阳光供应链,并设财务结算专线“不拖、不卡、不刁难”。
食品安全也是老毛病,今年8月合肥店的蛋挞上被拍到蟑螂,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消杀处理。
看下来问题也挺明显的,供应链、食品安全老大难,加上闭店赔钱,短期财务肯定难看。要真想翻身,就得先把改造门店跑通规模,再把供应链捋顺,不然又是亏一年。 超市行业现在竞争太激烈了,永辉想靠“胖东来模式”挽回局面挺冒险 胖东来很火还没有买过他们家的东西,也不知道胖东来怎么火起来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