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是怜悯不是教育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个孩子,在学校时的功课差极了,老师说他的智力有问题。看上去,孩子的确有些沉默寡言,他可以一个人坐在屋前的花园里看着花草小虫很长时间。他的父亲(father)教训他:“除了打猎、养狗、捉老鼠(mouse)以外,你什么都不操心,将来会有辱你自己,也会有辱你的整个家庭。”</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他的姐姐也看不起这个学习成绩平平、行为独特的兄弟。他在家庭中是一个不受接待的人。</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但是他的母亲恻隐他,她想如果孩子没有那些乐趣,不知道他的生活还会有什么色彩。她对丈夫说:“你这样对他不公平,让他慢慢学会改变吧。”</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br/></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丈夫说:“你这是恻隐,不是教育,你会毁了他的一生。”但她却固执己见,他是她的孩子,需要她的安慰和鼓励。</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她支持孩子到花园中去,还让孩子的姐姐也去。母亲耍了一个小心机,她对孩子和他的姐姐说:“比一下吧,孩子,看谁从花瓣上先认出这是什么花?”孩子要比他的姐姐认得快,于是她就吻他一下。这对孩子来说,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一件事,他回答出了姐姐无法回答的问题。他开始整天研究花园的植物,胡蝶(butterfly),甚至调查到了胡蝶翅膀上的斑点的数量。</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对于她的做法,她的丈夫觉得不可理喻。那种恻隐是无助无望的,除了暂时麻醉孩子之外,根本毫无益处。但是,就是这位醉心于花草之中的孩子,多年后成为了生物学家,创立了闻名的“退化论”。他就是达尔文。</span></p><p><br/></p> 能够在自己擅长的地方得到肯定,才能够有前进的动力,每个成功的人,都有一个伟大的家长。 没想到达尔文还有这样的历史了啊,还好他有一个伟大的母亲。 十里变百里 发表于 2025-10-23 15:14能够在自己擅长的地方得到肯定,才能够有前进的动力,每个成功的人,都有一个伟大的家长。 ...
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有兴趣去学习了啊,自己没兴趣的话根本不想学了啊 这样的怜悯其实是鼓励,最能激发孩子的潜能,最后成功了 这个倒也是可以去了解下看看啦,多多关注起来的啊。 别以为一个人的兴趣不值钱,也别以为孩子的未来就一定要按大人设定的路走 莎拉波娃 发表于 2025-10-23 20:35
没想到达尔文还有这样的历史了啊,还好他有一个伟大的母亲。
这说的也太感人,母爱真的无与伦比啊 十里变百里 发表于 2025-10-23 15:14
能够在自己擅长的地方得到肯定,才能够有前进的动力,每个成功的人,都有一个伟大的家长。 ...
对呀,成功人士背后往往有个懂得赞美和支持的家人,这种认可是前进的动力来源 云水谣 发表于 2025-10-24 07:27
这样的怜悯其实是鼓励,最能激发孩子的潜能,最后成功了
没错没错,有时候应该给点怜悯,让孩子感受到温暖,才能激发他更多的潜力哦 莎拉波娃 发表于 2025-10-23 20:36
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有兴趣去学习了啊,自己没兴趣的话根本不想学了啊
对啊,兴趣驱动才是王道,不过要学的东西可能有时候确实没那么让人热衷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