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完美的劫案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波士顿,一个阴冷的冬夜,街上细雨蒙蒙,风吹得行人都缩着脖子走路。可就在这个看似平静的夜晚,一场震惊全美的抢劫案正在悄悄上演。十一名男子潜入一家名叫“布林克”的押运公司,他们成功劫走了两百七十八万美元,那是1950年的两百多万,相当于今天的几千万美金。这桩案子被称为“布林克大劫案”,警方整整花了六年,才终于揭开真相。这一切的发起人,是个安东尼·皮诺的意大利移民。年轻时的皮诺在街头混黑帮,偷车、抢劫、坐牢,几乎犯过所有能犯的罪。到了四十岁那年,他忽然厌倦了小打小闹的生活,心里只剩一个念头,干一票足够他一辈子不愁吃喝的大买卖。就在那时,他盯上了波士顿商业街600号的那栋三层楼,那是押运巨款、证券、支票的布林克公司。对别人来说,那地方是固若金汤的金库;但对皮诺来说,那是一座等着被打开的宝藏。
他没有鲁莽行事,而是开始长达数年的观察。白天他窝在对街的公寓里,用望远镜盯着那栋楼,记下每一盏灯的亮灭时间、每一个出入员工的习惯、每一扇门锁的更换日期。晚上他会悄悄靠近那栋楼,研究出入口、监控死角、押运车的路线。渐渐地,一个细致到令人发指的计划在他脑海中成型。皮诺明白,单凭他一个人不可能完成,于是他召集了自己信得过的十个老兄弟,全是有前科、有胆量的狠人。十一个人,一个目标,布林克公司。
他们花了整整两年时间,去摸清这座金库的每一个漏洞。白天睡觉,晚上行动。某个深夜,他们趁大楼没人,把大门锁芯整个拧下来拿去配钥匙,又悄无声息地装回去。没有任何人发现异常。接着,他们又换掉了二楼金库区的几道锁芯,复制钥匙,测试通行。那时候可没有监控,他们的每一步都靠胆子和耐心。甚至连进去的路线、站位顺序、停留时间都练了几十遍。有人说,他们不像劫匪,更像是在排练一场“完美犯罪的舞台剧”。
终于,1950年1月17日,天时地利人和俱全,他们决定动手。那天夜里,波士顿细雨飘着,街灯昏黄。六点五十五分,七个劫匪走进布林克公司,四个留在外面放哨。他们全身黑衣,戴着面罩,手里拿着事先配好的钥匙。那一刻,没有一声枪响,没有一丝慌乱,整栋楼都安静得像被时钟冻结。可他们没想到,金库里竟然还有五个员工在加班!但这帮人显然准备充分,几秒钟内,他们就用绳子绑住员工,用胶带封住嘴,没有废话,没有血腥。整场行动干净利落,像排练过无数遍。
他们开始装钱,现金、支票、证券,一袋又一袋。可就在这时,金库里传来刺耳的蜂鸣声。有人慌了,以为报警系统启动,准备撤。皮诺却冷静得吓人,他让大家稳住,确认那只是误触。几分钟后,他们清空了金库。七点二十七分,他们把赃物全搬上那辆绿色福特卡车,然后消失在雨夜中。不到半小时,布林克公司损失了两百七十八万美元,而整个波士顿城,仍在沉睡。
第二天清晨,警报响彻全城。警方赶到时,金库被洗劫一空。更令人头疼的是,现场没有一枚指纹、没有一滴血、甚至没有一双清晰的脚印。警方彻底懵了。那一年,美国各大报纸都在头版报道这起案件,称之为“完美犯罪”。调查持续了数年,从波士顿查到纽约,从黑帮到押运员,整整八千多人被盘问,可一无所获。连FBI都不得不承认,这是他们见过最干净的一次劫案。
可天下没有真正的完美。时间久了,队伍开始崩。
有人被抓、有人坐牢、有人贪心,钱分不均,矛盾就来了。最先出问题的是奥基夫,这家伙原本是皮诺最信任的兄弟,却因为分赃不均和老板闹翻。出狱后,他甚至绑架了皮诺的弟弟,双方彻底撕破脸。皮诺派人去追杀他,结果没打中。奥基夫躲进监狱后,彻底失去了耐心。
1956年1月6日,也就是案发追诉期只剩11天的时候,奥基夫终于撑不住了,他向警方全盘托出,把皮诺等人的名字一个个供了出来。六年来,美国警方第一次知道真凶是谁。
随后,警方展开大规模抓捕行动,在追诉期的最后五天里,一口气逮捕了八人,之后又抓到两人。这场被誉为“美国史上最完美的劫案”,终于宣告落幕。皮诺等人被判无期徒刑,奥基夫因为供出同伙获减刑四年。那笔巨额赃款中,最终只追回不到六万美元。剩下的钱,没人知道被藏到了哪里。有人说被烧了,有人说埋在波士顿郊外的树林里,也有人相信,它仍在地下某处沉睡。
如今七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布林克公司大楼早已被拆除,原址成了一个停车场。可每年,总有人走过那片地,停下脚步,盯着那块老旧的红砖地面发呆。人们都在问,那笔钱到底去哪了?也许它早已随时间一起被埋葬,也许某个夜晚,会有人无意间挖到那只早已生锈的铁箱。
在“罪念研究所”的角度来看,这起案件的震撼,并不仅仅在于那笔天价赃款,而在于人心的贪念和崩塌。从几个人的默契,到互相猜忌、背叛、举报,整整六年的时间,把所谓的“完美犯罪”撕成了笑话。真相并不复杂,复杂的是人。
每一次贪欲的萌芽,都在悄悄为毁灭埋下伏笔。
当人开始相信自己能掌控一切的时候,命运就已经开始反击了。
这帮人是真会憋大招啊,能潜伏几年研究锁芯,还排练得比电影还专业。可惜啊,再聪明也逃不过“分赃不均”这关,最后都折在自己人手里。 看完这事儿,真服了皮诺这帮人,筹划了好几年,干得比排练舞台剧还专业 对了,社会很单纯,复杂的是人,再完美,也是会有破绽的 几乎完美的劫案,说明还不是完美的呢, 不可能有文案的事情出现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