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版 发表于 2025-10-18 09:51

从“小地方”到“大赢家”:横店影视的逆袭之路

国庆假期一结束,今年电影圈的“大战”也画上句号。

根据国家电影局的数据,2025年国庆档的总票房达到了18.35亿元,观影人次超过5000万。其中国产片几乎包揽了整个市场,占比高达98.9%。票房前五名分别是:《志愿军:浴血和平》《731》《刺杀小说家2》《浪浪人生》和《震耳欲聋》。

值得一提的是,《志愿军:浴血和平》的出品方里有横店影视的身影,票房拿下4.5亿直接领跑。而且,《浪浪人生》和《震耳欲聋》背后也都有横店影视参与。可以说,这个国庆档最大的赢家,就是这个曾经“草根”出身的横店影视。

一、“农村包围城市”,横店的出奇制胜

提起横店,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中国好莱坞”。但你可能不知道,这个影视梦开始的地方,其实是浙江东阳的一个小镇。

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民出身的徐文荣凭着一股子“敢闯敢试”的劲儿,从搞工业、搞经济,到1996年干脆建起了影视城。没想到,这一拍就是几十年,如今横店影视城成了全球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

横店影视公司是在2008年成立的,最早是全国第一批民营院线之一。2017年,他们正式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成为国内首家在主板上市的民营院线公司。

刚起步那会儿,横店的日子并不好过。资金紧张、项目难找,连投哪家影院都得掂量再三。那时候他们有两个项目可选——深圳和淮南。按照常理肯定选深圳,票房高、人流多,但横店偏不。

当时的董事长徐永安提出来:“别人都往大城市挤,我们就反着来。”于是,横店选择了在三四线城市开影院——这就是他们著名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

结果呢?淮南影城一开业就盈利,还成了当时收益最好的项目之一。事实证明,他们赌对了。

如今,横店影视全国共有449家影院,覆盖了29个省份、近200个城市,70%的影院都分布在三四五线城市。这种下沉式布局,不仅让他们避开了大城市的竞争红海,也抓住了县城电影市场快速增长的机会。

二、“电影+”战略,让影院不止是看电影的地方

如果说以前横店靠的是“多建影院、多卖票”,那现在他们靠的是“会玩”。

横店影视已经不只是放电影的公司,而是开始玩“电影+”的概念——“电影+美食”“电影+文创”“电影+旅游”,几乎把影院打造成一个综合娱乐空间。

比如,他们推出了“电影主题套餐”,观众看电影还能搭配饮品和小吃。还打造了自己的饮品品牌“横店味道”,主打新鲜、平价的自营产品。

除此之外,他们也玩起了IP衍生品,成立了“玩具梦工厂”,做潮玩、卖手办,还在全国推广“横店影视+旅游”的模式,吸引家庭游客、亲子团来打卡。

甚至,他们也开始尝试虚拟现实(XR)项目,想把影院变成沉浸式体验空间。

上半年,横店影视的票房收入达到11.57亿元,同比大涨23.56%,观影人次超过3000万,涨幅都跑赢全国平均水平。

三、瞄准微短剧,横店“横竖都有戏”

在内容方面,横店影视也没闲着。除了继续投资电影、电视剧,他们现在盯上了短剧市场。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微短剧的用户已经突破6.6亿,市场规模达到500亿,甚至超过了电影票房。这块新蛋糕,横店当然不会错过。

他们成立了自己的短剧品牌——“大横小竖”,目前已经投资了十多部短剧,不少作品已经在番茄、爱奇艺、红果等平台上线,还有一些正在拍摄中。

更有意思的是,他们还跟海外公司合作,引进国外短剧剧本,在横店拍摄制作,开始走国际路线。

四、从县城影院到影视帝国

横店影视能一路从小地方做到今天的行业领军,靠的就是敢想、敢干、敢创新。

从“农村包围城市”的选址策略,到如今“电影+文旅+短剧”的全产业布局,他们的每一步都踩在了时代节奏上。

徐永安董事长曾说:“要让横店影视成为全国院线的中流砥柱、中国影视产业的领军品牌。”

如今看来,这场“横店的好戏”,才刚刚开场。





雨落梧 发表于 2025-10-18 09:53

不得不说,横店这波真有远见!别人都往北上广挤,他们偏往县城跑,结果还真干成了。现在连短剧都搞上了,横竖都有戏,这步棋走得太妙了。

江南雨 发表于 2025-10-18 10:05

他们在玩IP、做潮玩、搞旅游,还盯上短剧和国际合作,这操作就像在拍一出长线大片,每一步都踩在时代的风口上。

傻傻狠有福 发表于 2025-10-18 19:57

横店董事长有头脑啊,这个决定很关键横店已经是第一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小地方”到“大赢家”:横店影视的逆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