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版 发表于 2025-10-14 08:11

转转“断腕”告别C2C,二手江湖的新战局来了

转转,终于还是彻底和C2C(个人对个人交易)模式说再见了。

9月22日,转转集团官宣:未来将全力聚焦“官方验”,并逐步关停自由市场。以后,用户想卖东西要通过“寄卖”,想买就得在“官方验”上购买。简单说,转转正式从C2C转向C2B2C(个人卖给平台,再卖给个人),彻底退出和闲鱼的正面战场。

其实,在二手市场这条赛道上,C2C模式一直是让人又爱又恨的存在。它能迅速吸引用户,但也一直卡在“信任”和“盈利”两座大山之间。如今,闲鱼和转转这两位老对手,终于走上了完全不同的路。

闲鱼依然坚守C2C,不过早就不只是“卖闲置”那么简单了。上门喂猫、COS委托、代写论文、代排队,甚至还能找人教你掰西安的馍、鉴定云南的菌子,闲鱼更像一个五花八门的“赛博黑市”,活得很野,也很有烟火气。

而转转这边,彻底放弃C2C,也让整个二手江湖的格局悄悄变了。闲鱼要面对小红书这种新势力的跨界挑战;而转转现在的竞争对手,已经换成了背靠京东的爱回收。

从“理想主义”到“断臂求生”

要说转转放弃C2C,其实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整整十年磨出来的决策。

时间拨回到2015年,那时转转刚诞生,由58同城和腾讯联合孵化。平台喊出“更专业的二手交易平台”口号,正面硬刚闲鱼。当时转转的想法挺理想主义:验机只收1块钱,想靠低门槛换来信任感。可现实是,这模式根本养不活自己。

2019年是转转的至暗时刻。创始人黄炜后来回忆,那时候账上钱只够发6个月工资。公司差点黄了,一切都因为最初想复制闲鱼,却忘了成本高得吓人。2018年那波世界杯广告豪赌,砸了大钱,却没砸出回报。

于是次年,他们开始“战略性撤退”:推出“官方验”服务,从多品类扩张收缩到专注二手手机,还和“找靓机”合并。那一刻起,转转就开始向C2B2C转身。

接下来的几年,转转越走越“重”——建质检中心、开线下店、扩奢侈品品类,口号也从“买卖二手手机上转转”变成了“二手拯救世界”。2025年,他们终于彻底关停C2C,也算是给自己一个干脆的了断。毕竟,这部分业务占比早已不足3%,留着反而拖累。

反观闲鱼,虽然依旧靠个人交易起家,但也一直在悄悄“加料”:做“闲鱼优品”引B端商家,推“验货宝”“急速回收”等功能,想在轻模式上多点保障。只是这些服务的体验褒贬不一,卖家吐槽压价、买家抱怨售后,信任问题始终没解开。

这时候,小红书也盯上了C2C这块蛋糕,开始内测“快捷售卖”,靠笔记+私聊卖货,和闲鱼打起了“擦边球”。

不过,闲鱼还是有它的底气——它早就不只是一个二手交易平台,而是个生活社区。这里什么都有,什么人都能找到同好,“人类对闲鱼的开发还不到1%”的调侃,不无道理。

C2C能引流,但赚不到钱

C2C模式确实是流量神器,但做生意的角度,它真不算好生意。

C2C的核心是“个人自由交易”,平台不参与定价、质检和履约。门槛低、流量大,这没问题。就像闲鱼,截至今年3月,注册用户破6亿,月活超2亿,稳坐行业第一。可问题在于——流量有了,钱呢?

C2C带来的“非标”和“分散”,让平台监管成本高,纠纷多,还容易滋生灰产。更关键的,是变现难。

为了留住用户,C2C平台不敢多收佣金、不敢铺广告。比如闲鱼,2023年之前一直没收手续费,直到那年6月才开始对高频卖家抽1%,次年9月全面收0.6%。结果一收费,立马引起争议,卖家纷纷抱怨“生意更难做”。有的代购干脆写明“不包手续费”。

结果平台两头为难:收佣金,用户走;不收,又赚不到钱。小红书趁机“偷家”,吸走一波卖家。更夸张的是,部分用户为了避手续费,开始私下交易,风险反而更大。

相比之下,C2B2C就好得多。平台自己收货、质检、再转卖,利润和定价权都掌握在手上,闭环更完整。虽然被人说“差价太高”,但这恰恰说明它能挣钱。

转转的例子最典型。2020年转型后,用户量少了,但开始赚钱了。2024年内部人士透露,公司已经连续两年盈利,甚至比爱回收状况还好。

万亿市场,为何没跑出“一哥”?

听起来二手市场是个万亿蓝海,但真干进去才发现,远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

根据《2024年度二手电商市场数据报告》,去年整个行业交易额达到6450亿元,用户超6.6亿。可惜,玩家虽多,却没谁能独占鳌头。

原因有两个:标准化难,信任难。

比如一台二手手机,成色不同、用多久、电池好坏,价格能差上千块;二手包也一样,同款不同磨损,差价巨大。没有统一标准,也没有权威检测,大家只能各说各的。

转转虽然搞了“官方验”,但也不是万能。有人拿同一台手机去测,前后两次报告居然完全不同。更别提每个买家的标准都不一样:有人看保养,有人看年份。

而信任问题,才是根上的病。买家怕“买贵了”“货不对板”,卖家怕“被压价”“买真退假”。这在C2C模式下尤其明显。广告贴泛滥、灰产横行,让“社区感”被破坏。

于是大家都开始往线下走。

爱回收现在全国门店2000多家;转转也开了上千家,还搞了个3000平米的“超级转转”;连闲鱼都宣布未来五年要在100个城市开线下店。

线下确实能增强信任,但成本也惊人。爱回收创始人算过账,一个门店光硬件就要7万,每月运营3万。两千家门店,一月成本六千万起步。

信任虽然补上了,可盈利压力也更大。未来,二手平台的竞争,拼的不只是流量和模式,而是谁能在“信任”和“利润”之间找到那个平衡点。

风吟月 发表于 2025-10-14 11:05

现在人买二手都精明得很,平台想赚钱也难。闲鱼那边全靠人情味撑着,转转这边走重资产路线,其实都是在赌未来。C2C那套老路,早该洗牌了。

翠竹清风 发表于 2025-10-14 11:19

转这波转型挺狠的,从C2C彻底切掉自由市场,走C2B2C闭环模式,虽然用户少了,但赚钱踏实多了

黑雨衣大盗 发表于 2025-10-14 13:50

很少去二手市场了,对于这个板块真的是不了解了,但是感觉个人对个人,信誉难以保证的。

气味儿 发表于 2025-10-14 20:52

闲鱼我经常用,这个转转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说明人家闲鱼经营得较好一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转“断腕”告别C2C,二手江湖的新战局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