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谢幕:中国“证券教父”管金生的一生起落
国庆假期刚过,金融圈却被一条讣告震得寂静无声——管金生突发疾病抢救无效,这位被称作“中国证券业教父”的男人,走完了78年的人生旅程。那个曾一手打造“万国证券”、又在“327国债事件”中跌落神坛的传奇人物,最终在平静中离开了他奋斗一生的资本市场。在他人生的最后几年,管金生是“九颂基金”的实际控制人。不过,说到他,多数人的脑海都会回到那个证券业刚起步的年代——万国证券的时代。
一、万国时代:从小山村走出的金融奇才
在中国证券史上,“万国证券”这四个字,几乎就是一个时代的代名词。
它的诞生不是偶然,而是一次制度探索下的大胆试验。而掌舵这场试验的人,就是管金生。
他1947年出生在江西清江的一个小山村,家境普通,却凭着学习成绩一路逆袭,考上上海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毕业后在上海公安局政保一处当了9年翻译,后来转行进了上海国际信托,还被派去比利时留学,拿了法学和工商管理双硕士学位。
80年代末,中国经济改革进入深水区,证券市场亟需规范化运作。于是,管金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风口”。
1988年7月18日,中国第一家股份制证券公司——上海万国证券正式成立。那时,和它一起起步的,还有申银证券、海通证券。管金生带队的万国,凭借一系列激进又精准的操作,迅速在全国打出名气。
短短几年,万国就几乎垄断了上海的大部分股票承销业务,网点遍布全国。内部制度极其严格,培训体系完善,员工的专业程度堪称行业标杆。1990年上交所成立时,交易规则、系统设计、人员培训——都有万国的影子。
到1994年,万国资产超过50亿,利润10亿,占了上海交易所70%的A股交易量、几乎100%的B股交易量。那时的万国,与申银、海通并称“三巨头”。而管金生本人,也被业界尊称为“中国证券教父”。
可以说,没有万国,就没有中国证券业早期的格局。只是,成也锐气,败也锐气。那场震惊全国的“327国债事件”,让这位天才跌下了神坛。
二、“327国债事件”:八分钟撼动整个市场
“327国债事件”是中国金融史上最惊心动魄的一幕。主角,是一张1992年发行、1995年6月到期的三年期国库券。
当时国家正处于高通胀期,财政部会在国债到期时给一笔“保值贴息”。这笔贴息的比例,成了市场多空双方的核心赌注。
万国证券站在“空头”一方,坚信国家会压通胀,贴息不会太高;而“多头”则认为,贴息一定会上调。
1995年2月23日,财政部宣布贴息率高于预期——空头全线崩溃。面对几十亿亏损,管金生在交易最后八分钟做出了惊天一搏——疯狂砸盘。
16点22分,上交所的电子屏幕突然闪红,数以千万手的卖单像洪水一样冲击市场,把价格从151.3元打到147.5元。短短八分钟,天翻地覆。
当天晚上,上交所宣布16:22:13之后的所有交易无效,收盘价定在151.3元。结果,万国亏损56亿元,基本宣告死亡。
次年,万国被迫与申银合并,“证券王国”轰然坍塌。国债期货市场也被全面叫停。管金生本人,因贪污和挪用公款罪入狱。
多年后,他在论坛上回忆说:“我吃了大亏,就是太骄傲、太自负。如果当初能放下身段,多去汇报沟通,也许结局就不一样。”
这句话,也成了他人生的写照。
三、再出发:69岁重回战场
1997年,管金生被判17年监禁,实际服刑约8年。出狱后,他依旧关注金融圈,不改本色。
2003年起,他担任多个研究院、顾问、院长职务。直到2016年,69岁的他再次创业,成立“九颂基金”,重新回到他最熟悉的资本市场。
这家公司注册资本1500万,实缴1275万,管金生个人持股82%,专注做私募股权投资。
更有意思的是,九颂基金的办公地点,就在原“万国证券大厦”附近,仿佛他在向那个旧时代致敬。
九颂基金主投人工智能、半导体、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消费等领域。虽然规模不大(管理规模0-5亿,全职员工不到10人),但也投出了不少项目,有的甚至已IPO。
不过从财务上看,基金仍在投入期,比如2020年营收7万多,净亏损90多万。对私募来说,这种情况并不稀奇——投早期项目,本就得熬。
2024年,九颂基金还在重庆成立了人工智能产业基金,首期规模10亿。今年7月,他们又参与了量旋科技的B轮融资。可以说,即便步入晚年,管金生依旧活跃在投资一线。
四、传奇落幕,但精神未灭
如今,管金生走了。一个从山村走出的知识分子,凭一己之力搅动了中国证券业的风云。
他创造过,也犯过错;被捧上神坛,也被打入谷底。
九颂基金还在运转,团队也在延续他的投资路线。未来能否继续走远,要看他们能不能稳住节奏、穿越周期。
或许,对管金生而言,这就是最完美的结局——跌倒过、反思过、重来过。
正如他自己说的那句话:
“资本市场不相信眼泪,但它永远欢迎重新出发的人。”
真是一个传奇一生啊,从山村走出来,一手打造中国证券业的时代人物,虽然有过跌宕,但能在晚年还能创业、还在投项目,这种韧劲一般人真学不来。 金融业也是非常残酷的,这不亚于陷入世界大战,很多人都经历很多 多大的的大人物也会有走的一天,证券教父的一生注定不平凡的走完 这样的牛人我是非常佩服的,想效仿之,也是要自身打铁硬才行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