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因素决定着我们最后做出决定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丹尼尔·卡尼曼将心理学知识引入经济学,并因此得到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用微积分经济学回答了这样的问题:什么让人幸福,大概起码少一点不幸?什么因素决定着我们最终做出决定?</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卡尼曼得出的结论看上去颇为谬妄,甚至违反直觉。1996年,卡尼曼做了一个最为有名的实验,他研究了682名做结肠镜搜检的患者。这种搜检是把一个可伸缩的管子伸入肠内,同时往里面吹气,以使结肠镜(其冰凉的电子眼旁边有一个小小的解剖刀)能切取任何可疑组织。</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br/></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br/></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结肠镜搜检往往要持续一个半小时,虽然事先要做镇静止痛,但身外之物在体内穿行仍有痛感。不想做这种搜检的患者有一个替代方式,吃钡餐再照X光。这个办法很难受,但无痛感。</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卡尼曼的实验是,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病人的结肠镜搜检稍做延长,即搜检结束后,先不抽出管子,而是安安静静地放一会儿,这时候病人会感到不舒服,但已没有什么大痛。做延长搜检的病人(不管开始阶段有多么痛苦)事后都反映不错,觉得下次选择依然要选结肠镜而不是钡餐和X光。</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另一组,没有延长搜检。这些病人只是按照正常程序做搜检,搜检结束即抽出管子,下来后他们则感觉非痛苦,大叫:“真像下地狱啊。”说下次无论如何都不选择这种方式。</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卡尼曼由此得出结论:我们在评价某种经验时,有时间长短的因素。也就是说,最终阶段的体验(痛苦或欣悦)程度决定了我们对整个事件的影象与评价,而这些影象和评价将对我们以前面对此种事或物做出某种决定起到非常主要的作用。由此,如果我们能很好地利用我们身体的这种特点,对我们预期某种决策以及每日做出上百个决定极其有效,利用地好也不失为一种“捷径”。</span></p><p><br/></p> 我们总是对于距离我们最近的感受最为深刻的,这个好像一直都是如此的啊。 决定是意味着最后的结果,完全是可以列为一种综合性考量结果 人是很在意痛苦的,减轻痛苦的办法会是能够接受的 心理学跟经济学是有一点联系的,互补的话能让我们创造更多利润 shunlifeiup 发表于 2025-9-29 16:41人是很在意痛苦的,减轻痛苦的办法会是能够接受的
也许人们对于这样的渐进式的方式比较容易接受的,确实是比较奇怪的感受了。 我觉得这是有各种因素吧,每个人作出决定的因素都太多不同了 阿斯蒂芬 发表于 2025-9-29 18:18
心理学跟经济学是有一点联系的,互补的话能让我们创造更多利润
原来这两种有这么大的关系了啊,看来我们也是要学习一下的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