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版 发表于 2025-9-19 10:49

从小烟摊到印尼首富:晋江兄弟的“烟草帝国”

你可能想不到,靠卖香烟这门生意,竟然能做到多发达?

在印尼,一个对华人一直都挺敏感的国家里,连续十几年蝉联首富榜首的,就是一对祖籍福建晋江的华人兄弟——黄惠祥和黄惠忠。他们的身家高达447亿美元,富到什么程度呢?榜单上第2到第6名加起来,都没他们兄弟俩有钱。甚至有机构说,他们一年赚的钱,就能解决印尼全国的绝对贫困。

可这一切,其实都是从一个小烟摊起家的。

一、从小摊到大厂

印尼是个“烟草王国”,吸烟率全球最高。当地人抽烟,就像咱们喝奶茶一样稀松平常,15岁以上的人群里有将近四成都抽烟。

黄家兄弟的父亲年轻时在烟厂打工,攒了一点钱后摆摊卖烟,直到47岁才咬牙买下一个快倒闭的卷烟厂,改名“针记”。为了打开市场,他们把本地人常用的药材——丁香,混进烟草里,做出了能“缓解头痛”的丁香烟,结果市场大受欢迎,很快把“针记”做成了印尼第二大烟草公司。

不幸的是,一场大火烧毁了厂房,父亲受打击去世,二十出头的兄弟俩不得不挑起大梁。

二、敢投敢拼

这对年轻人比父亲更有生意头脑。他们抵押分厂贷款,引进了国外的自动化卷烟生产线,还改良了产品,加了过滤嘴,不仅质量提高了,成本还降下来了。

更狠的是,他们舍得花钱打广告。上世纪“针记”一年的广告费高达45亿印尼盾,排在印尼企业广告支出的第二位,靠着宣传和渠道,品牌直接做到了国际市场。

但兄弟俩没被眼前的成功冲昏头脑,他们深知“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三、从香烟到家电、地产

印尼刚把电力铺到农村时,他们立刻抓住机会进军家电行业,和飞利浦合作,砸30亿印尼盾建厂,很快就把自家电视机卖到了大街小巷。

后来,他们又把触角伸向地产、电子、棕榈种植等行业。这样一来,烟草行业再怎么波动,也有其他产业兜底。

果然,1991年印尼政府突然宣布垄断丁香市场,整个烟草行业受到重创,但黄氏兄弟早就布局多元,几乎没受到太大影响。

四、低调是最大的护身符

在印尼做生意,很多富豪都离不开政商关系,比如当年的首富林绍良,正是靠和总统走得近才控制了中亚银行。

但黄氏兄弟一直保持低调,不怎么和军政界深交。短期内他们少赚了不少“额外收入”,可长远来看,正是因为这种低调,让他们在风云变幻的时代,躲过了无数风险。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印尼政权更迭,大量依附旧政府的企业遭遇灭顶之灾。而兄弟俩却稳稳活了下来。

当时中亚银行因为危机爆发出现挤兑,被政府接管。两年后,重组后的银行把51%的股份卖给一家投资公司——背后正是黄氏兄弟和美国资本联手的。到2010年,他们彻底成为中亚银行的大股东。

五、首富之路

在兄弟俩的运作下,中亚银行快速崛起,2012年年利润就超过12亿美元,如今资产规模达到670亿美元,成为东南亚市值最高的银行。

也正因为此,黄氏兄弟多年稳居印尼首富。如今到了第三代,这个从福建走出来的华人家族,依然在东南亚的商业版图上继续书写传奇。





风吟月 发表于 2025-9-19 11:17

这对兄弟是真有头脑啊!从小摊卖烟能干到首富,还能把生意扩展到家电、地产、银行,简直是开挂的人生,普通人都想不到能走到这一步。

气味儿 发表于 2025-9-19 18:38

这种成功之路是不可复制的,我是无法做到,佩服这种人才

没牙的兔子 发表于 2025-9-20 06:14

能够有自己的生存方式,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我们都是需要先活下来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小烟摊到印尼首富:晋江兄弟的“烟草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