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都石笋万丈长,日落西山影上量
关于鼎湖峰倒影,还有一个“仙都石笋万丈长,日落西山影上量”的故事。在明朝时期,缙云人樊献科在京城做官,回老家探亲回朝廷时,带了枕头般大的粽子献给皇帝。皇帝感到十分稀奇,问樊献科,这么大的粽子,哪来这么大的竹叶来包?樊献科回答:“我的家乡仙都的竹子比金銮殿的盘龙柱还要大。“
皇上听了不禁摇头,越发生疑:“世上哪里有那么大的竹子?”樊献科自豪的说:“这不稀奇!仙都的竹子大,是因为仙都的石笋都有万丈长。"皇帝一听,又来劲了:“这万丈长的石笋是怎么量出来的呢?"皇帝这一问,倒把樊献科给难住了。要是答不出来,便有欺君之罪,不知怎么办才好。
这时,与他同在朝廷为官的缙云老乡郑汝壁来为他解这燃眉之急了,只见郑汝壁将手中拿着的朝笏侧向一倒。樊献科看到朝笏往地上一倒时的影子,就对皇帝说:“仙都石笋万丈长,日落西山影上量"。皇帝听了,恍然大悟,原来“仙都石笋万丈长”古人是靠太阳从西边下山时量它的倒影量出来的。
对于这样的传说,也就是看看而已的,这个好像都是不那么简单的。 这诗句我还是第一次听到,也是个人才,能想到这个。我突然想吃粽子了 用影子丈量长度,以前就是有的,不过这个人能够应急的想到,确实不简单的。 古人聪明有大智慧呀,测量都是用想出来的办法比西方早不知道多少年 还好有人提醒,反应的够快,否则还有性命之忧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