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道少年失踪案:一场吵架后的永恒谜团
大家好,今天要说的案子,说实话到现在我心里都觉得发凉。你们知道吗?在日本,每年大概有九万人失踪,这个数字相当于一座中型城市整整消失掉一遍。其中有的人是赌气离家出走,不想被找回来;也有的人是遇到意外,或者更糟的事情。但我们今天要聊的这个案件,它特别让人心疼,因为主角只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他和家里吵了一架,转身就走出了家门。按理说,家人都觉得过不了多久孩子就会回来,可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他再也没回来。这就是发生在日本北海道旭川市的“佐藤志广失踪事件”。旭川这个地方,大家可能知道,是北海道仅次于札幌的第二大城市,被称为“河之城”。冬天冷得出奇,1902年甚至记录过零下41度的气温。志广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城市。故事要从2012年1月15日那天晚上说起,那时的志广13岁,是个聪明又有理想的孩子,成绩优异,体育也好,踢足球当守门员,还喜欢参加话剧。他甚至跟母亲说过,长大后要考大学,要当医生。可是命运就在那个周末,突然拐了个弯。
那天晚上,本来家里就是小打小闹的场景。志广和姐姐因为看电视吵了一架,谁都不想让步。他气得一拳打在墙上,甚至把自己最喜欢的任天堂游戏机都掰断了扔掉。母亲看到以后,本来心疼孩子,但又觉得他太不懂事,于是忍不住斥责了几句。结果,志广越想越委屈。晚上九点半,他披着一件薄羽绒服,脚上穿着运动鞋,就这么推开门走了。母亲当时也还在气头上,心想孩子闹别扭嘛,冷静一下就好了,过不了多久肯定会回来。可谁能想到,这一走,就是彻底的人间蒸发。
等到十点半,孩子还没回来,母亲开始觉得不对劲了。她一边在公寓里找,一边下楼去附近便利店、快餐店打听,可没有人见过。更糟的是,志广的手机留在了家里,他身上只有1000日元和几张巴士票。母亲慌了,开车在附近转了三四个小时,毫无收获。第二天,她终于报了警。警方立刻出动,直升机都派上了,沿着河流、危险地带搜寻,可是一点线索也没有。这个孩子,就好像被风雪吞掉了一样。
那时候,警方推测过几种可能:他是不是坐巴士去了别的地方?但查了监控,发现他没上车;是不是打了出租?可司机们都说没见过;是不是去坐JR列车?监控也没拍到他。剩下唯一的解释就是,他可能根本没走远,可是人呢?零下十五度的天气,一个十三岁的孩子,穿着单薄的衣服,不可能撑很久啊。可问题是,即便他冻倒在什么地方,后续搜救也该能发现点痕迹,可硬是啥都没有。就像凭空消失了一样。
案子僵持不下,后来甚至有人说在东京见过长得像志广的少年。母亲赶到东京发传单,甚至上了电视节目,找超能力者来帮忙。有人说他在东京某栋楼里,有人说他还在北海道,可这些线索都模模糊糊,根本拼不出真相。2019年,案发七年后,母亲突然收到一条奇怪的短信,上面写着“请帮帮我”,而且发自公用电话。她想过可能是恶作剧,可她又不敢完全否定,这是不是儿子在某个地方发出的求救。可惜警方查不出来来源,最后又成了谜团。
志广的母亲和姐姐,这么多年一直没有放弃。姑姑甚至专门建了推特账号,只要有人提供一点线索,她都会去确认。家里人总说,志广啊,不管你在哪里,哪怕你不想回来,只要让我们知道你还活着就好。可是时间一年年过去,孩子依然没有出现。到今天,志广的母亲还在坚持,她坚信儿子一定还活着。可对我们旁观的人来说,这种“希望”就像一根吊在半空的线,既不敢放手,又没有尽头。
说到这里,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你想,一个十三岁的孩子,因为一场普通的家庭争执就走了出去,本来以为过一会儿就回来,结果却永远失踪了。青春期的倔强,本该随着时间被冲淡,可现实却把这个瞬间定格成永恒的痛。家人每次回想,肯定会后悔,如果那天多一句安慰,或者拦住他一步,是不是结局就不一样了?可惜,人生没有“如果”。而志广的失踪,也成了日本近年来最诡异、最让人惋惜的未解案件之一。
这起案子让我感受到一个很残酷的事实:失踪这两个字,看似遥远,其实可能就是在我们生活的某个角落突然发生。一个普通的夜晚,一个普通的争执,就能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志广的下落至今成谜,他是否还活着,他到底去了哪里,没有人能给出答案。或许真相还埋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里,但至少在他母亲心里,这个孩子从来没有“消失”。
看完真是揪心啊,一个十三岁的孩子,说走就没了,家里人肯定天天煎熬。要是当时能冷静下来,哪怕有人拉他一把,可能一切都不一样了。 案子还是比较复杂的,这么可爱的女孩子就这么不见,在他父母眼里一辈子的痛。 在日本,每年大概有九万人失踪,呵呵,都失踪了才好呢,这个民族,始终不承认历史,说是说不服的,只有打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