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版 发表于 2025-8-26 09:57

东方甄选最难熬的一个月:没了董宇辉,老俞要拼“线上山姆”

要说最近谁被谣言攻击得最狠,那非东方甄选莫属了。

8月22日,东方甄选公布了2025财年业绩,本来这事挺正常,但戏剧性的是,就在财报前十天,网上突然冒出一波又一波“人事大瓜”。先是有人造谣说新东方CEO周成刚因关联交易被查,俞敏洪第一时间气得发声,说是“彻底的谣言”,还报警了。结果没几天,又传出“前CEO孙东旭辞职离开”,搞得市场一阵恐慌。

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之前罗永浩还在微博爆料,说董宇辉年收入能到30亿,引发不小争议。放眼整个资本市场,很少有一家企业能像东方甄选这样,一边股价往上涨,一边八卦漫天飞。

谣言集中爆发,背后像极了“做空套路”

这波谣言最关键的是时间点——财报前后。这基本可以看作是一场有组织的狙击战。外界普遍猜测,像这种在人事和关联交易上反复“放黑枪”的,不太可能是普通竞争对手或者自媒体,风险太大。反倒是港股市场允许做空,就给了海外机构机会:先放消息打压股价,再低价买回来,赚差价。这种操作很典型的华尔街手法。

从传播路径和内容设计看,这些谣言确实不像网友随口编的,而是带着明确目的的精准攻击。

好在俞敏洪的应对还算及时——先是怒斥谣言并报警,随后在财报电话会上逐条澄清,比如“小孙”只是休假,并没有离职。虽然股价短期内受影响大跌,但财报公布当天又反弹了5%,说明市场还是认可澄清和业绩的。

对东方甄选来说,这波谣言风暴更像一次“股东信心的压力测试”。毕竟公司刚经历董宇辉的离开,投资者信任本来就脆弱,一旦再受冲击,很容易前功尽弃。

财报:业绩有压力,但结构在优化

看财报,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果然没了董宇辉,业绩下滑明显。

数据确实如此——2025财年核心GMV(自营+APP)同比下滑32%,从65亿掉到44亿,整体GMV也从143亿跌到87亿。

但细看又没那么悲观。比如,如果剔除一些财务因素,公司其实实现了1.4亿净利润,同比还涨了30%。毛利率也从25.9%升到32%。说明东方甄选在去“主播依赖”之后,盈利能力反而更稳了一点。

业务结构上也有新亮点:自有APP开始崛起,GMV占比从去年的8%多,翻倍到接近16%,会员数也从19万涨到27万。自营产品SKU也大幅增加,从488个扩展到732个,品类不再局限于食品,还拓展到了宠物零食、生活用品等,产品矩阵更完整。

没了超级主播,怎么走下去?

问题是,董宇辉的影响力确实很难替代。现在东方甄选的中腰部主播,比如明明、yoyo,粉丝量虽然有百万,但和顶流相比差距不小。

对比一下就更明显了:董宇辉在2024年独立做“与辉同行”,短短一年GMV就破了百亿,粉丝超2170万,还开了文旅公司,把“文化+带货”玩出了新花样。

反观东方甄选,现在更强调产品供应链,主播从“讲知识”转成“讲参数”,内容也从文化输出转向产品卖点。可以说,东方甄选正试图摆脱“人”的模式,用产品和供应链去撑起长期价值。

这其实代表了直播电商的两种模式:

董宇辉模式:靠超级个人IP,短期吸金力超强。

东方甄选模式:靠组织化、产品驱动,长期更可持续。

俞敏洪的想法很明确——东方甄选要做成“线上山姆”。会员费+自营供应链+品质口碑,打造护城河。但现实是,东方甄选的会员体系还很初级,年费199元的模式规模和影响力都有限,离山姆的成熟商业模式还有很长路要走。




风云变幻 发表于 2025-8-26 10:46

这不就是典型的“财报前狙击战”嘛,手法太熟了。港股本来就允许做空,一边放料一边砸盘,赚得盆满钵满。东方甄选要是能抗住这波,说明基本盘还算稳。

a东序 发表于 2025-8-26 10:59

东方甄选这波算是被黑得够呛啊,财报前十天各种谣言满天飞,股价短期被吓掉不少,但俞老板反应快澄清得当,说明公司底子还是稳的。

易天一人 发表于 2025-8-26 19:15

东方甄选因为董宇辉上了一个台阶,董宇辉离开双方都有稳定发展

小雨点 发表于 2025-8-27 06:00

不知道东方甄选之后的道路在哪里,感觉现在线上卖的也并不是很好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东方甄选最难熬的一个月:没了董宇辉,老俞要拼“线上山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