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的“泡面人生”:老罗回来了
53岁的罗永浩,这次出现的方式挺让人意外——他出现在康师傅泡面新品的直播间,整整半个小时。手里拿着写着“TBT老罗限定款”的泡面,他带货干劲十足。直播里,他还聊起了自己和泡面的故事:“没有泡面我都不敢想象,我对泡面是真爱,15年的老情结,泡面就是我的老战友。”
不光是卖力,他那“严厉产品经理”的本色也全程在线——讲面条横截面、泡法,甚至提醒同事别忘了露出甲方的logo。结果呢?他半小时带动直播间1号链接卖出6.4万单,没让康师傅失望。
1、重建“罗永浩宇宙”
老罗又回来了,一个熟悉又热闹的罗永浩。2024年,他还把名字改成“罗永浩·钮祜禄”,开了视频播客,首期请来了李想,然后就和康师傅搞起泡面发布会,用自己曾经失败的TBT项目作背书,吊足了网友胃口。
过去一年多,他几乎没停下折腾:微博动得勤快,6月发了20条,7月5日一天就发15条;从脱口秀到和网友互怼,再到评论五条人的音乐,老罗总在一线。
越来越多品牌需要他的背书:从美的直播间“锤子砸冰箱”,到数字人直播,再到九年研发的泡面代言,家电、3C、食品、数字人,带货的大门永远向他开着。
科技创业方面,他也没闲着——三年的细红线公司还在运营,今年3月他还招募算法、软件工程师和产品经理;同时,他又回到脱口秀舞台,闯新风口,做视频播客。前同事池建强评价:“五十多岁,正是折腾的年纪。”
2、大众情绪的管理大师
老罗自己说过,翻车越狠,人设越稳。他难以用一个标签形容:产品经理、初代网红、带货主播、创业者……但有一点是统一的:他懂大众心理,比谁都会调动情绪。
早年锤子手机,他把自己塑造成“偏执完美主义产品经理”,像乔布斯的信徒,又像勇敢的牧童挑战巨人。直播带货时,他用情绪做武器:“我尽量克制,但情绪本身就是武器。”
纵观这些年,他参与或被卷入的各种争议,总能引发全网讨论——这不仅靠个人魅力,也靠他把话题放到公共情绪的大舞台上。比如和投资人郑刚的“论战”,引发创业者和投资人关系讨论;再比如在东方甄选事件中,他站出来为年轻人发声,把自己和俞敏洪的恩怨放在“年轻人 vs 老登”的情绪对立里。
老友黄章晋评价他“一直有强烈中二特征”,这种“情绪化因子”,让人感受到最真实的老罗。
3、罗永浩的十字路口
最近,他和李想聊了四个小时,访谈里展现了一个更真实的创业者李想:王兴投资时的哽咽、创业初期被背叛的痛苦、对家人的感激。锤粉感叹:“只有罗永浩能做到。”
李想和老罗同代,但老罗的折腾还没停,他至今没找到完全安身立命的创业地。80、90后对他熟悉,00后、10后可能没那么印象深刻。
对比梁文锋、王兴兴这些年轻创业者,老罗依旧偏执、直接,但没有那么多试错空间。细红线公司也从AR智能眼镜转向AI硬件和大模型研发,媒体仍说他“背水一战”。
在自媒体领域,老罗找到了舒适区——锤粉相信他一定会成功。老罗自己也说:“我固执地认为,消费者花钱买的是产品,所以企业的成功应该是因为产品本身,而不是其他。”
说到底,老罗最好的产品,可能就是他自己。
在康师傅的泡面发布会上,当主持人让他讲TBT创业故事时,他只轻声说:“差不多得了,一点关系也没有”,然后称赞康师傅的初心,“我们都是挑战者,想要改变传统”。
现在的老罗,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向左,是旧世界的自己;向右,是新一代创业者占坑的新世界。
罗永浩还是很有流量的,感觉现在的创业故事都是很励志的,但是成功的毕竟是少数了。 老罗这波操作又让我佩服了,直播带货泡面卖出6.4万单,半小时干掉很多人一天的业绩,看来“折腾”这事他真是拿手,感情和能力都在线。 罗永浩自从负债开始带货已经偿还了债务,这么多年很敬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