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版 发表于 2025-8-17 09:50

英伟达冲上4.4万亿市值:是终点还是新起点?

截至8月15日,英伟达市值正式突破4.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家跨过4万亿美元大关的公司。看起来,这家AI芯片霸主的上涨势头还没到头。

华尔街那边更是集体看好。58位分析师中一边倒给出“买入”评级,平均目标价直接指向5.2万亿美元。问题来了——5万亿美元,会是科技巨头的市值天花板,还是英伟达的新起点?

为什么英伟达能值这么多?

很简单,靠的就是在AI芯片上的绝对统治力。训练生成式AI离不开GPU,几乎所有巨头——OpenAI、Meta、谷歌、微软——都得靠英伟达的芯片和CUDA平台。

过去三年,英伟达的营收和利润都在爆发式增长,股价更是涨了20倍。即便如此,它的前瞻市盈率也就38倍,不算离谱。再看盈利能力,毛利率高达75%,远超苹果(45%)、微软(68%)。芯片的高溢价让英伟达赚得盆满钵满。

听起来风光无限,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公司不可能永远高速成长。

历史的镜子:龙头市值都有“天花板”

回顾一下科技史:

PC互联网时代,硬件龙头英特尔市值巅峰5000亿美元,软件龙头微软6000亿美元(2000年)。

移动互联网时代,苹果冲上2万亿美元,亚马逊则是1.7万亿美元(2020年)。

生成式AI时代,硬件代表英伟达,现在市值4.4万亿美元;软件代表OpenAI,虽未上市,但估值已到5000亿美元。

一个规律很明显:每一代科技浪潮,硬件和软件的龙头公司市值大体在一个量级。

而且,资本市场的定价往往走在业绩前面——市值见顶,往往早于业绩见顶。英特尔就是典型例子。1999年它风光无两,“Intel Inside”家喻户晓,市值冲破5000亿。但20多年过去,现在市值只剩1000亿美元出头。

宁德时代也是现实版教材。五年前净利润50亿,分析师们预测五年后能到500亿,市场提前给了1万亿市值。如今净利润真涨到500亿,市值却还在1万亿左右。为什么?因为估值从200倍压缩到10倍。成长性没了,想象空间没了,市值就卡住了。

英伟达的挑战:利润能涨,市值未必跟得上

英伟达现在冲到4.4万亿美元,下一步如果真要再上一个台阶,就是直奔10万亿。但问题是,资本市场愿不愿意给它这个估值?

大厂们今年在AI上的资本支出快4000亿美元,接近整个欧洲的国防开支。没错,这是英伟达飞涨的关键原因。但资本是逐利的,股东总要回报。如果未来巨头们的AI投资回报不理想,还能维持这种烧钱速度吗?

就算他们继续砸钱,英伟达利润能继续涨,但市值不一定跟着涨。AI的技术红利已经释放三年了,惊艳效应在递减,而应用层面的经济效益还没兑现。

一句话:卖铲子的能发财,但不可能赚过淘金客。没有软件公司冲上5万亿,硬件公司要继续往上冲,就很难。

下一个更大赛道在哪?

要想看到下一个10万亿市值公司,可能得放眼更大的赛道。比如智能驾驶,市场空间更大,最有希望的硬件龙头可能是特斯拉。再往后,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那才是真正的超级蓝海,未来甚至可能孕育出20万亿美元级别的巨头。

英伟达当然也没闲着,已经在智能驾驶和机器人领域布局。但要冲破5万亿市值的天花板,可能还得等到软件龙头真正跑出来,或者新一波技术浪潮彻底爆发。

总结

英伟达现在确实风光无限,但市值越往上走,阻力就越大。从历史规律看,它的利润还能继续涨,但市值未必无限拔高。对投资者来说,关键不是短期能不能涨个10%、20%,而是要看清楚市值到底能不能跨上新一个量级。

5万亿,不仅是个数字,更是对未来想象力的考验。


独孤影 发表于 2025-8-17 10:13

英伟达现在是风光无限,但资本市场哪有永远的神?市值越大,越容易被当成靶子。利润再涨,估值压缩一下,股价就原地踏步了,别忘了英特尔的前车之鉴。

风云变幻 发表于 2025-8-17 10:22

英伟达这波涨得确实猛,AI芯片当下是硬通货,市值4.4万亿看着吓人,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硬件龙头总有天花板,利润能涨不代表市值能无限拔高。

来预廋十斤 发表于 2025-8-17 14:22

一个公司上市肯定希望是起点要多筹点才可以了

鱼天下菜 发表于 2025-8-17 19:34

智能肯定还会领跑一段时间,再出来竞争的就不好说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英伟达冲上4.4万亿市值:是终点还是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