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鹏饮料的业绩变动:增长放缓,股东减持,市场挑战重重
最近,东鹏饮料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的财报,营收达到了107.37亿元,同比增长了36.37%。归母净利润为23.75亿元,比去年增长了37.22%。但是,虽然营收和利润都在增长,增速却比去年明显放缓,尤其是去年上半年,营收增速达到44%,净利增速更是高达56%。在第二季度,东鹏的单季净利润增速降到了30.73%,扣非净利润的增速更是降到了21.17%。相比去年全年净利润增长的34%-78%,明显是放慢了。更令人关注的是,东鹏的现金流表现不太理想,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大幅下滑了23.25%,而存货周转天数也增长了26.13%,达到了26.69天,说明库存压力增大,可能影响了资金的流动性。
从产品结构来看,东鹏饮料的收入大部分依然来自功能饮料,达到77.91%,上半年这一块的营收为68.58亿元,同比增长了21.9%。不过,电解质饮料“补水啦”表现强劲,收入暴增213.7%,达到了14.93亿元,占比从去年6.05%增长到了13.91%。
但在扩张上,东鹏也遇到了一些瓶颈。尽管它的广东市场收入占比从2021年的46%下降到了23.72%,但是其他区域的增速却开始出现分化。例如,华北地区增长了73.03%,但华东和华中的增速只有32.62%和28.91%。
另外,东鹏的股东们似乎也在逐渐“悄然撤退”。自2022年5月解禁以来,东鹏发布了多次减持公告,二股东君正投资已经套现了近42亿元,持股比例也从8.79%降到了不到3%。一些董事和高管也纷纷减持,累计套现了约13.69亿元。
与此同时,东鹏推出了高额分红方案,2025年上半年每10股派25元,实控人林氏家族通过67%的持股比例,分到约35亿元的分红。尽管公司账面有超过140亿元的现金,但短期借款却大幅增加,债务压力也在上升,资产负债率达到了66.08%。
财务专家表示,东鹏可能是通过低成本的贷款来维持运营,并把利润通过分红形式转移,而把偿债压力留给公司。如今,中国的能量饮料市场已经不再是“蓝海”,虽然东鹏的销量占有率超过红牛,但在盈利模式上,东鹏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东鹏虽然依旧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但面对增速放缓、股东减持、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压力,未来发展充满不确定性。
现在的零售行业普遍是不那么好做了,感觉这个还是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了。 东鹏这增长速度有点放缓了,看样子压力大。股东都在悄悄撤,分红虽好,但债务压力也越来越大,这未来真是难预测。 企业都有问题,增长放缓不是坏事也许也是注入新鲜血液的契机。
页:
[1]